太祖雄姿自圣神,一时睿断出天真。
要将儒释同尊奉,宣谕黄金铸圣人。
【注释】辇下曲:指唐代皇帝出行时所演奏的乐曲。一百二首:这里泛指帝王的乐曲。
太祖雄姿自圣神,一时睿断出天真。
要将儒释同尊奉,宣谕黄金铸圣人。
【注释】辇下曲:指唐代皇帝出行时所演奏的乐曲。一百二首:这里泛指帝王的乐曲。
【解析】 题干是本首诗的赏析,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内容、思想感情。本题难度较大,考生应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第一句写开轩出平湖,四望惟青天。“开轩”二字,既点明季节(春),又渲染气氛。“惟青天”三字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青天”,喻指天空。诗人站在高高的楼阁上,放眼四野,只见一片碧蓝的天空,视野开阔,心胸也随之开阔,胸襟豁然开朗。这是全诗的第一层意境
上巳节,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和四斋训导拉游智果寺,拜访东坡,题名参寥泉。 佳游在上巳,属于清明前。 春景已如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 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 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 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 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注释: 1. 佳游:美好的游玩。 2. 属:属于。 3. 清明前
【注释】 怜:怜惜,爱惜。曲糵:酿酒的发酵粉。 校:比较。尊罍(jué):古代酒器。 二仪:指天地。 蘧蒢(quí zhū)舍:即蘧篨,一种草名。比喻蓬草。这里比喻人生短暂。 刘伶:晋朝的酒徒,放浪形骸,饮酒成性。 颂:赞美。 贤愚:指聪明和愚蠢。 归:归宿,这里是说人的一生都有归宿。 修短:寿命长短。 随:听从。造物:造化,自然。 【译文】 年老时怜惜剩下的生命,放纵感情在酿酒中寻求。
注释: 此君轩,为周昉赋:这是指唐代著名画家周昉为王维所作的画室“此君轩”。 种竹不在多,竹多翻自俗:种竹子不在于数量多少,因为如果太多反而显得俗气。 周生达此意,窗户惟数竹;周昉领悟了这个道理,因此他只让窗外摆放几个竹子。 凉飙集雅吹,炎景消烦燠:凉爽的风聚集在一起发出高雅的声音,炎热的景象被驱散了烦躁和暑热。 精神穆如咏,兴寄淇园绿:精神宁静如诗,寄托在淇园的绿色之中。 谁云翡翠枝
诗句释义与赏析: 光阴剧奔电,金石难与期。 注释:时光如同迅速流逝的闪电,连金石也难以与之相比。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飞逝、不可挽留的感慨。"光阴剧奔电"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快速与无情。"金石难与期"则用金属和石头坚硬不易改变的特性来反衬时间的无法预测和易逝性,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性。 仙人浮丘公,此日竟何之? 注释:传说中仙人浮丘公,今天到底要去哪里呢?
【诗句】 陈孔硕回泰和柬,寄其丈人罗楚翁处士。 昔别翁未婚,翁今已抱孙。 俊哉东床婿,玉树照名门。 知我丈人行,再拜情谊敦。 惠顾每持酒,坐语移朝昏。 离居获轸念,殊慰羁旅魂。 我自京城回,安分守丘樊。 家事复儒业,宁同东掖垣? 尚赖稽古力,似若吾道存。 终焉营菟裘,两翁老青原。 【译文】 陈孔硕回到泰和,寄给罗楚翁处士。 从前分别时罗楚翁还未成婚,现在已经抱着孙子了。 你英俊的女婿
栖鹤轩 鹤驭从天来,雪光照云阙。 戛然九皋唳,散落三山侧。 乃知羽人师,近作金门客。 玉女见投壶,后羿从奔月。 令威古仙子,竟使枉其辙。 不言三清事,但叙千年别。 至今栖鹤处,光怪常不灭。 注释:栖鹤轩:指代诗的标题。鹤驭从天来,雪光照云阙:形容鹤驾着天空飞翔,雪光照映在云层之上。戛然九皋唳,散落三山侧:形容鹤鸣声清脆响亮,声音传遍远方三座山峰。乃知羽人师,近作金门客:才知道他是仙人的徒弟
这是一首七言诗,作者是唐宗室李昭道。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摘瓜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以及他对政治改革的期待和希望。 诗句注释: - 题:题目,即诗的主题。 - 唐宗室:指唐代皇室家族的成员。 - 丹青焕云汉:用丹青画的云汉,即天上的云彩。这里比喻唐朝的繁荣昌盛。 - 适当天后朝:指唐朝的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所愿执艺事,婉焉而上谏:我的愿望是能够从事艺术事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给其女婿时伯庸的,表达了作者与女婿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青阳时至矣,萱草满堂阶。 青阳是指春天的到来,萱草是一种草药,也称为忘忧草。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来临了,庭院里充满了萱草的香气。 2. 柔叶刷翠羽,对之忧思裁。 这里的“翠羽”可能是指鸟儿的羽毛,也可能是指酒杯上的彩绘。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两足与之翼,去齿存其角。 - “两足”指的是人的双脚,“与之翼”表示拥有了飞翔的能力。 - “去齿存其角”意味着去除牙齿保留角力。 - 乾坤负冥顽,造化乃忖度。 - “乾坤”指的是宇宙或天地,“负冥顽”表示承受着愚钝无知。 - “造化”指自然和生命的变化与创造。 - “忖度”意为深思熟虑、考虑。 - 恃此以为勇,能无遭束缚? - “恃此”是指依赖这种能力。 -
【注释】 辇下曲:即《宋亡后挽歌》之一部分。 文丞相: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期抗元将领和诗人,被俘至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绝食死节。 信国公:赵孟頫的封号。赵孟頫曾被封为魏国公,后因受牵连而免官。 祠庙:祭祀祖先或已死的名人的场所。 世皇盛德及孤忠:指皇帝有很高的德行,也体现了作者对宋朝灭亡的不满与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抗元将领和诗人文天祥的《宋亡后挽歌》中的一首
【注释】 辇:古代帝王的坐具。 昌期:盛世,太平年头。 不偶然:不是偶然的。 外臣:指藩臣、大臣等在朝廷之外的人。 得神仙:得到成仙的资格。 一言:皇帝下诏书。 杀:赦免。 感:感激。 天听:上天的听从。 教主:指皇帝。 长春:长寿。 亿万年:千万年。 赏析: 《辇下曲一百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一十二首。此篇写唐玄宗开元年间的盛世景象及对皇帝的颂扬。全诗四句一韵,语言简练
【注释】 辇下:京城。 致君:使君为尧舜之君,即实现尧舜的仁政。 中统元年:指忽必烈即皇帝位的第一年。 【赏析】 许衡是元朝初年的一位大学者,他博学多才,尤其精通《易经》。他一生致力于传播儒学经典,对后世影响很大。《辇下曲一百二首》是他在京城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此诗第一首写许衡在军中传播儒家学问,弘扬儒学精神,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译文】 天意要许衡来军中,没有丧亡这门文化就靠他传。
诗句:龙虎山中有道家,上清剑履绚晴霞。 译文:在龙虎山中,隐藏着一位道家高手,他的剑法和步伐如同晴朗天空中的彩虹一般绚丽多彩。 注释:龙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鹰潭市西南,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道家:指古代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清剑履:“上清”指的是道教的最高境界,“剑履”则象征着道家的武功和地位。绚晴霞:形容景色壮丽,色彩斑斓。 赏析:这首诗以龙虎山为背景
【注释】: ①辇下曲:指宫苑中的乐曲。一百二首,是唐代宫廷音乐之一,共一百零八个曲子。马湩盛浑脱,是一种用马匹拉的乐器,也称为“大鼓”。 ②相官:宰相之官。马湩盛浑脱,是唐高宗时的一种乐器,由西域人传入中国。 ③骑士:指骑马的人。题封:在书信上署名并盖印章。抱来:送来。 ④内厨:皇宫内厨房。供:供奉,供应给。上:皇帝。 ⑤有时:有时候。直到:一直到。御前:皇帝面前。 【赏析】:
【注释】 辇下:皇宫。西番僧,指西域和尚,唐代时对佛教徒的称呼。果(guǒ),果然。依时供,按时供献。小笼黄旗,是西域僧人的标志。带露装,沾着露水装束。满马尘沙,指沙漠中尘土飞扬。兼日夜,即昼夜。平坡红艳,形容春日里山坡上红花烂漫、鲜艳夺目的景象。犹香,仍然散发着香味。 赏析 这首诗写西番和尚按时在宫廷中供奉,在沙漠中穿行,为皇帝驱除沙尘,又描绘了春天里山花烂漫,景色美丽动人。诗中用典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