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城万户拱皇居,宿卫亲兵饱有馀。
苑鹿与人分食惯,朝朝群聚候麋车。
【注释】
辇:皇帝的车驾;下曲:宫庭乐府。一百二首,《唐音癸签》卷一引《唐书·乐志》,开元中作《霓裳羽衣舞曲》,因以名乐府。
拱皇居:围绕在皇宫周围;宿卫亲兵:守卫皇宫的禁军;饱有馀:吃的很饱。
苑鹿:宫中的猎场。与:给。分食惯:习惯于和人共享食物。朝朝:每日;群聚:聚集。候麋车:等候皇帝的车驾。
【赏析】
此诗为《辇下曲》组诗之一。诗人以“辇下”为题,意即写在皇帝辇下所见所闻,而以“辇下曲”为名,则表明这是一组宫庭乐曲的名称。从内容上看,本篇是描写皇帝辇下的宫廷生活情景。
开头一句:“红城万户拱皇居”,是全诗的总纲。所谓红城,是指皇宫,它位于京城之内,四面环绕着城墙,所以又称“朱城”、“内城”。这一句说,在红城的四周,有成万户人家,他们围绕着皇居,来朝拜皇帝。“万户”是古代对百姓的通称,表示众多。“拱”是环绕的意思,在这里用得极为形象。“皇居”指皇宫。“红城”与“皇居”相照应,说明诗人是在描绘皇帝的住地。
下面两句是描写皇帝的禁军的。“宿卫亲兵饱有馀”,意思是说禁军的伙食很好。“宿卫”,是指警卫皇居、守护皇帝安全的禁军。“亲兵”是指皇帝亲近的卫兵。“饱有馀”,意思是吃得很满足。这里的“有”字,是助词,用在这里,强调了禁军们吃得好。
第三句:“苑鹿与人分食惯”,进一步描绘皇帝的禁军的饮食生活。“苑鹿”即苑中之鹿。因为苑中的鹿常常被人喂食,所以也就成了皇家的供品。“与人分食惯”,是说这些鹿常常被人们拿来分食,因此也就习以为常了。这里所说的,是皇宫里饲养的鹿经常有人来分食,而不是真正的野鹿。“惯”字在这里的意思是“习惯了”。
最后一句:“朝朝群聚候麋车”,是说每天早晚都有人聚集在一起等待皇帝的车驾。“群聚”,即许多人聚在一起。“麋车”,是一种古代帝王的专用车辆,形状像鹿,四轮高大,可以容纳多人乘坐。“候麋车”,就是等候皇帝的车驾,也就是乘车出外巡视或出行。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七言绝句,但是诗人却把皇帝的宫殿、御林军、苑中鹿、皇帝的车子以及人们的活动都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