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习俗乐从禽,为按名鹰出柳阴。
立马万夫齐指望,半空鹅影雪沈沈。
【注解】
辇下曲:宫廷中的歌曲。一百二首,指《唐会要》卷三十一所载的宫廷歌曲一百二十首。
禽(qín):古代称鸟为禽,这里指鹰,即“名鹰”。
柳阴:柳树成荫的地方。
立马万夫齐指望:形容众多将士在马前观看。万夫:古时以“丈夫”作为男子的美称,万夫是泛指众多的战士,表示众多。
鹅影:鹅群飞过天空留下的阴影。雪沈沈:形容大雁南归,天色渐晚,一片苍茫。沈沈:沉沦的样子。
【译文】
朝廷上流行的习俗是音乐从属于禽乐,为了按名鹰出阵柳荫。
众将士立于马上,都期待着名鹰出击。半空中大雁的影子如鹅群般雪沉沉沉的。
赏析:
此诗写皇帝御驾亲征时,将士们翘首以盼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出征前的准备和气氛:“天朝习俗乐从禽,为按名鹰出柳阴。”朝廷上的习俗就是让乐器随着禽声一起演奏,这是为了让名鹰出动而特意安排的。名鹰被按捺不住,冲出了柳树的浓阴,展翅高飞。这里的“出”字,既写出了名鹰振翅欲飞的情态,也表现了将士们急切的心情。
三、四句写将士们盼望出征的情景:“立马万夫齐指望,半空鹅影雪沈沈。”“立马”二字,形象地写出了将士们骑在马上等待的情景。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前方,好像希望名鹰出现似的。“半空”二字,则写出了将士们目光的远望之处,他们的目光穿透了云层,看到了高空中大雁飞翔的轨迹,从而想象出了名鹰的出现。“鹅影”二字,既写出了名鹰飞行的态势,也暗示了大雁南归的方向。“沈沈”二字,则写出了夜色的苍茫,也暗示了出征时间的早晚。在这里,“鹅影”一词不仅写出了大雁的形状,还暗含了将士们思念家乡之情。
此诗用词精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名鹰的形象描绘和对将士们心情的刻画,成功地表现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