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比兴诸香草,不见三香入楚词。
莫是岁寒将自异,众芳芜秽不同时。
【注释】
题三香图:题,指题咏。三香,即三种香料——芸香、薰草(香胶)和沉香。三香之词,借喻三贤(屈原)。
离骚比兴诸香草:离骚,屈原的杰作;《离骚》,亦称《骚》或《骚经》,是屈原创作的长篇抒情诗。诸香草,比喻贤人。《楚辞·招隐士》:“灵均既殁,世犹其觭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此句言屈原的作品与香草一样,都是比兴之作,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情感。
不见三香入楚词:谓屈原的作品没有进入汉代文人的诗歌创作中。
莫是岁寒将自异:莫是,莫非。岁寒,这里指屈原的遭遇。《文选》左思《吴都赋》:“屈平辞赋,莫若《离骚》。”李善注引《楚辞》作“屈平之作,信而见疑”等语。屈原遭逢变故之后,被流放,后来楚国灭亡,他抱石而死。这两句说,屈原遭贬之后,没有人能写出像屈原那样的作品。
众芳芜秽不同时:众芳,指百花。芜秽,杂草,这里指那些平庸的花卉。不同时,指时间不同。这两句说,那些庸俗之辈,他们的作品就像那些杂草一样,不能和屈原的作品相提并论。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诗。作者以屈原的《楚辞》为题,并从《楚辞》中选取了《离骚》、《天问》、《九章》中的若干诗句来题咏《楚辞》。这首诗是借题发挥,借屈原的作品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句用典:“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屈原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通过描写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的现实。第二句“诸香”指的是屈原作品里所运用的各种典故、寓言、神话传说等。“三香”,是指香草、薰草和沉香。第三句“岁寒”指的是屈原的遭遇。屈原被放逐之后,楚国就灭亡了,他抱石头自杀,表现了他的坚贞和执着。第四句是说屈原的文章没有被后人接受,所以没有人能够写出屈原那样的好文章。最后一句“众芳”是指那些庸俗的花草,而自己却如同这些花草一样,不能够和屈原的作品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