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柳湖波尽可怜,不知春在阿谁边?
满头翡翠双鬟女,细雨吴歌湿画船。

【注释】

湖中即事:写于诗人游览西湖时的即兴之作。湖中:指西湖,杭州名胜。湖柳:指西湖边杨柳依依的景象。湖波:指西湖的湖水。阿谁:哪里。可怜:可爱、美丽,这里指西湖之美。不知:不知道。春在:春天在哪个地方?“在”字是疑问代词,用在这里作动词用。“在”和“何”都是疑问代词,都表示“哪里”,只是“在”用于句末,“何”用于句中。吴歌:指吴地的歌谣。画船:指船上的画舫。吴歌:指吴地的歌谣。“湿”字是动词,表示被沾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风景的小诗。首二句描写西湖美景,三、四两句写湖上女舟。全诗语言清新明丽,形象鲜明生动,意境优美动人。

首句写西湖的柳树和湖水。西湖的柳树多,湖面宽阔,水天相接,所以作者说:“湖柳湖波尽可怜”,意思是湖边的柳树绿得可爱,湖水也绿得可爱。这一句写得十分传神,仿佛使人看见那垂柳轻拂水面,绿波荡漾的景象。

次句写春意盎然。作者不说春天在哪里,而是问春天在哪一边。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对春天有很深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造成一种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这一设问句式,不仅使诗句显得新颖活泼,而且使整个诗句显得跌宕有力,富有韵味。同时,这也为下一句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句写一位满头翡翠、双鬟(双发梳)的女子在湖上来来往往,她所乘之船被细雨打湿了。这一细节描写,既突出了一个女子,又烘托了一种气氛:正是细雨蒙蒙,天气阴冷的时候。这一女子的形象,既美艳动人,又充满生机,与前面的景物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最后以一“不知”结尾,既写出了作者对这位女子的赞叹,又写出了自己对她的喜爱之情。

整首小诗写得清新明朗,如行云流水,毫无斧凿痕迹。它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却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