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岁云暮,徒兴白首嗟。
山留待伴雪,春禁隔年花。
把卷因遮眼,分饧且胶牙。
自缘身懒惰,莫遣送穷车。
【注释】
①忽忽:形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
②徒兴:白白地兴起。白首:白了头发,喻年老。
③山留待伴雪:指山中留人作伴赏雪。
④春禁:春天里禁忌的风俗。
⑤把卷:持卷读书。
⑥分饧(táng 糖):分吃糖果。饧是古代的一种食品。胶牙:用饴糖擦牙。
⑦自缘:因为。
⑧送穷车:指驱遣穷困之车的习俗。
【赏析】
《除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除夕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诗人除夕之夜的所思所想。前四句为第一段,写除夕之夜的所闻所见;后四句为第二段,写除夕之夜的所感所想。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雅高远,风格清新俊爽,富有生活情趣,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忽忽岁云暮,”突然意识到时间已到年终。这一句起势突兀。“忽忽”,是形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诗人由“忽忽”二字联想到“岁月不待人”。
“徒兴白首嗟。”白白地引起发愁叹息。“徒”,白白地;“兴”,兴起;“嗟”,叹息,感叹。“白首”两句,从“忽忽”二句生发联想,写出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
“山留待伴雪,春禁隔年花。”在山中留下等候与雪相伴的人,春光被禁止隔着一年的花开。“山留”,山留住;“待”,等待;“伴”,陪伴;“雪”,指雪花;“禁”:禁止;“隔年花”,比喻新春美景被阻隔。这两句写除夕之夜的所闻所见,抒发诗人对新年到来时,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而新的一年又没有到来的惆怅之情。
“把卷因遮眼,分饧更胶牙。”持卷读书是因为眼睛看不清楚,要用手遮挡;分吃糖果是怕粘住嘴。“因”,因为;“分”,分开;“饧”,麦芽糖;“胶牙”,粘着牙齿。这里写出除夕之夜的所做所为。
“自缘身懒惰,莫遣送穷车。”因为自己懒于行动,不要打发走那些穷困的人。“遣”,遣散;“送穷车”,即送穷鬼、送穷神。这两句写除夕之夜的所思所想,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也流露出作者对穷困者的同情和关注。
《除夜》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除夕之夜的景象,抒发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雅高远,风格清新俊爽,富有生活情趣,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