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常爱白云多,云为漫山雨注河。
野人宁知御史雨,只见石田苏晚禾。
【注释】
高情:高尚的志趣。常爱:经常喜爱。白云多:指云彩很多。漫山雨注河:漫山遍野的雨像河流一样倾泻下来。石田:石质的田地,这里指稻田。苏晚禾:使晚禾长得茂盛。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燕南(今河北一带)任台掾时,八月十四日夜风雨中在菌阁(即菇阁)的绝句七首之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由景及人,最后以“宁知”二字转折,点明野人无知。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淡远,耐人寻味。
首句是全诗的总领,说诗人经常喜爱白云,因为白云多。次句进一步写云和雨的关系,说白云被雨打得漫山遍野地倾泻如河。这两句写景十分传神,不仅写出了雨势之大,而且突出了云多之密、雨大之急。诗人把这种景象比作一幅泼墨山水画,使人感到一种气势磅礴的艺术感染力。
三、四句是全诗的重点,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不说自己怎样被这场大雨淋得狼狈不堪,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这场暴雨对农民的影响。诗人看到农民们不顾大雨,仍在田间劳作,而自己的衣服却湿透了,于是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又想到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宿州西亭夜宴》中有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他发出了“野人宁知御史雨,只见石田苏晚禾”的感慨。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美好情操。
这首诗写得非常朴素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读来令人感到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