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台最近燕南幕,博士台郎有此除。
山泽何当大人赋,寄声多谢马相如。
注释:内台是御史台,最近燕南的幕僚。博士和郎是官职名。山泽何当大人赋,寄声多谢马相如。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九月,当时作者在中书舍人任上。诗人以“燕南”为题,写自己对马相如的景仰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内台最近燕南幕,博士台郎有此除。
山泽何当大人赋,寄声多谢马相如。
注释:内台是御史台,最近燕南的幕僚。博士和郎是官职名。山泽何当大人赋,寄声多谢马相如。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九月,当时作者在中书舍人任上。诗人以“燕南”为题,写自己对马相如的景仰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等。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从诗歌的结构(首联交代背景,颔联描写环境,颈联描写人物活动,尾联抒发感情),表现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和语言风格(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生动活泼,简明平易,含蓄隽永等)来分析。最后指出诗歌的情感。
诗句解析及赏析 1. 摸鱼儿 - 主题:此词通过描述一个女子对恋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 - 结构:这首词采用“过片押韵”的形式,使得整首作品节奏鲜明,情感层次丰富。 2. 问凌波、并头私语,夜凉谁共料理 - 关键词:【凌波】指水波不兴,形容水面平静如镜。这里比喻女子与恋人之间的默契与和谐。【私语】指两人低声交谈。 - 译文:询问着是否还有人像他们一样
【解析】 此诗写一位道长在梅花盛开的季节,登上高阁,观赏仙家风景。全诗以“望”为线索,从登高、赏景到饮酒、品茶,层层推进,步步升华,意境清幽,韵味悠远。 第一二句:“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坱。”“何处仙家”,表明这位仙人不在人间。“浑连水”,是说仙人的住所与外界的尘俗相隔甚远。“隔”,即隔,不相通也。“尘坱”,尘世的壁垒,这里指世间红尘。“放鹤天宽,看云窗小”,这两句写出了仙人居处之高远
诗句 金屋书中有。 为钱塘佳丽,待寻欢偶。 记得朝云前日梦,伏事东坡最久。 且不是、郡无官守。 日日湖中公事了,更成围、妓女随车后。 翁两鬓,秃如帚。 老来莫负簪花手。 比佳人难得,灵芝三秀。 此夕灯花何太喜,便用买红缠酒。 催看个、肩舆迎取。 有子平生千万足,看明年、堕地于菟走。 挂冠去,学疏受。 译文 在金屋书里找到你。 因为钱塘的美女们,我等着寻欢作乐。 还记得从前朝云梦见她的时候
【注释】 (1)摸鱼儿: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 (2)和王平轩:指作者和王平轩一起作词。 (3)看棋枰:观棋。 (4)一番换局:一局之中多次变化。 (5)山中知几朝暮:指在深山隐居。 (6)王谢堂前燕:指南朝的王谢二族。 (7)胡琴语:弹胡琴时所说的话。 (8)索燕寝凝香:求燕之室而寝其香。 (9)甘回味苦:甘甜之后是苦涩。 (10)衮衣:天子所穿的衣服。 (11)投簪去:弃官而去。
【诗句释义】 长松结阴,芳草如莽。 这句诗的意思是,长松挺拔地生长在树林的阴影里,绿草覆盖着原野。 丘中微吟,有天际想。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山丘中轻轻吟唱,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 彼阮者咸,发我抚掌。 这句诗的意思是,那些阮咸的人啊,激起了我拍案而起的决心。 一鸟不鸣,众山俱响。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只鸟都没有叫唤,却让群山都震动了。 【译文】 长长的松树结成树荫,芳草覆盖的原野无边无际。
学诗斋联句 明良赓歌基,猗那奏鼓始。清庙殊雍雍,赤舄固几几。岂惟缁衣贤,政以朱襮美。原鸰兄弟急,河鲂父母迩。便施谷中葛,亦采体下菲。咏桑表沃若,歌莱赋乐只。鲍谮苏公绝,厉怀凡伯耻。思鸣卷阿风,愿绘衮衣蜼。蔽以思无邪,毋曰鼠有体。言超授简贡,道在过庭鲤。遂去文辞害,亦屏训诂眯。谲谏主风刺,昌言发兴比。雅亡继麟笔,和寡续巴里。镐罢鱼在藻,屈倡凫泛水。縆弦谁与奏,补苴自难拟。哀哀河梁别,堂堂沛风起
渔父赞船子和尚,此物由来不可名。 丝纶收去水波平。长抱膝,可怜生。谁共蓑衣卧月明。 注释:赞美船子和尚的诗作《渔父》,这个事物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命名的东西。随着丝线缠绕的收束,水面上的波浪变得平息。船子和尚常常是坐着或躺着,长长地抱着膝盖,显得非常可怜而又孤独。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船子和尚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此物由来不可名”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注释】 “走送蒲衣庵外路”:走送,指送别。蒲衣庵,在今江西铅山。 “归时望见赤山湖”,赤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为信州八景之一。 “林子求看换鹅帖”,林子,指林景熙。 “胡郎传送捕鱼图”,胡郎,指张天觉(字子正)。张天觉曾以捕鱼图寄与林景熙,林景熙作《渔父词》以答之。 【赏析】 本诗是诗人在元朝初年,由江西铅山县蒲衣庵外送别好友张天觉的一首七绝。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丽脱俗
【注释】 高情:高尚的志趣。常爱:经常喜爱。白云多:指云彩很多。漫山雨注河:漫山遍野的雨像河流一样倾泻下来。石田:石质的田地,这里指稻田。苏晚禾:使晚禾长得茂盛。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燕南(今河北一带)任台掾时,八月十四日夜风雨中在菌阁(即菇阁)的绝句七首之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由景及人,最后以“宁知”二字转折,点明野人无知。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淡远,耐人寻味。
【注】萨天锡:唐代诗人。 物华:指美好的景物。年华、鬓发,均指人的年龄。骎骎:疾速的样子。乔木:高耸入云的大树枝干;万株:形容树木很多。天一握:指树木虽多但稀疏。菌巢:菌类植物的巢穴,这里指菌菇。独自:单独地,孤零零地。秋阴:秋天的阴凉。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燕南作客期间的所感。首句“物华”即指自然景物之美,“年华”即指人到中年,岁月流逝。诗人感慨于自己与友人分别的时间越来越近
楼居春晓望玄圃 子晋新宫倚太霞,绕湖烟火万人家。 观台一面无人处,日出烟消都是花。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子晋新宫:这里指的可能是某个新的宫殿,子晋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或神话中的人物。 2. 倚太霞:站在太霞(一种美丽的天空)旁,形容景色壮丽。 3. 绕湖烟火万人家:描述了一个繁华的社区,人们生活在烟火之中。 4. 观台一面无人处:指在观台上能看到一片空旷的地方。 5.
四明狂客已乘云,海内文章有二君。 可惜戴华刘伯寿,只今零落凤凰群。 赏析: 这首诗以四明狂客的典故开头,描绘了诗人与同道中人的志趣相投。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两位杰出文豪——戴华和刘伯寿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可怜”二字,透露出诗人对两位文豪不幸命运的惋惜。最后一句,以凤凰比喻这两位文豪,寓意他们在文学界依然闪耀光芒,尽管已不再显赫一时,但仍旧是人们心目中的凤凰
释义:在南窗外的两丛小竹,叶子在秋日的月光下露了出来,风吹着它们的树枝,仿佛是它们在和月亮对话。 译文:在南窗下的两丛小竹,秋天的月夜露水打湿了它们的叶子,微风拂过,它们的树枝似乎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注释:①南窗:南方的窗户;②王淮凤翔壁:指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凤翔”,即“凤翔书”。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幽雅的南窗小景:两株翠竹,枝叶扶疏,在月光下,露珠晶莹,风儿轻抚,枝干婀娜。竹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