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知贵浃密,屡此良宴会。
堂陛自崇广,促席归卧内。
说诗盛使气,屈折高李辈。
更端辄笑谑,知节已沾醉。
玲珑檐花乱,萧屑风竹碎。
政使韩伯休,移床夜相对。
【注释】
玄文馆:宋代太学生所设的聚会之所。亲知:亲密的朋友。贵浃密:交情深厚。屡此:屡次。良宴会:美好的宴会。堂陛(bì):台阶,指官阶高、地位高的人家。自崇广:自显高大宽敞。促席:移坐于内室。说诗:讨论诗歌。盛使气:盛气凌人,态度傲慢。屈折:弯曲;引申为“曲折”。高李辈:指李纲等抗金志士。更端:改变话题。辄:就,于是。笑谑:开玩笑。节:节制。已:语气词。沾醉:酒意上身。玲珑檐花:精美的屋檐上的花朵。萧屑风竹:风吹竹叶的声音如碎玉。政使:即使。韩伯休:即韩愈,字伯休。夜相对:夜晚一起对饮。
【赏析】
《倪元镇玄文馆会饮》,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写宋太学生与李纲等人在玄文馆聚会饮酒时的情景,来抒发自己对爱国志士的敬仰之情和报国之志。
诗的开头两句写聚会之频繁,表明诗人与李纲等人的关系之密切。“亲知”,亲密的朋友,这里指太学生与李纲等人之间关系密切的朋友。“贵浃密”,交情深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互相切磋诗文,共同探讨抗金大业。
接下来三句写聚会时的场面。“堂陛自崇广”,“堂陛”指台阶,“自崇广”指台阶高大宽敞。这既暗示了主人的地位高贵,也表明聚会的场地十分宽敞,足以容纳众多宾客。这为下文描述聚会中的欢声笑语作了铺垫。“促席归卧内”,客人移坐于内室之中,说明聚会已经进行到了高潮阶段。
第四句“说诗盛使气”,点出聚会的内容——谈论诗歌。“使气”,即气势逼人,这里指谈诗时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的态度。“屈折高李辈”,李纲等抗金志士,因主张抗金而受到排挤、打压,诗人用“屈折”二字来形容他们在聚会中与那些压制他们的人展开激烈辩论的情况,表达了对李纲等人的敬佩之情。“更端”指换了话题。“笑谑”,玩笑,嬉戏打闹,这里指聚会时的轻松气氛。“知节已沾醉”,诗人看到李纲等人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便知道他们的心情已经放松下来,不再拘谨于礼节。
接下来四句描绘了聚会中的美景。“玲珑檐花乱”,精美的屋檐上的花朵随风摇曳,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萧屑风竹碎”,风吹竹林发出沙沙之声,宛如碎玉般清脆悦耳。这些美景为聚会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使得整个场面显得更加美好。
最后四句则转向了现实。“政使韩伯休”,即使是韩愈这样的大文人,也会被这种欢聚的气氛所感染。他也会与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享受这份难得的快乐时光。“夜相对”,夜晚一起对饮。“移床”指换地方喝酒,这里表示朋友之间感情深厚,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付出努力。
整首诗通过对倪元镇玄文馆聚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李纲等人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为国家抵御外侮、保卫疆土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