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雷驱雨,人闲陆可舟。
群龙低在野,双燕急归楼。
楚甸连天暗,吴门六月秋。
咎徵谁任责,珍重庙堂忧。
大雨
海上雷驱雨,人闲陆可舟。
群龙低在野,双燕急归楼。
楚甸连天暗,吴门六月秋。
咎徵谁任责,珍重庙堂忧。
注释:
- 大雨: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大风雨的七言绝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人们内心的感慨。
- 海上雷驱雨:海上的雷声驱赶着雨水,意味着风雨交加。
- 人闲陆可舟:人们闲暇时可以在陆地上乘船。陆,指陆地;舟,指船只。这里表示人们可以自由地行走和航行。
- 群龙低在野,双燕急归楼:一群龙在田野里低伏下来,双燕则急忙飞回楼上。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龙比作田间的农民,双燕比作城市中的居民。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状态和感受的关注。
- 楚甸连天暗,吴门六月秋:楚地的平原连着天空都显得阴暗,吴地的城门迎来了六月的秋天。这里的“楚甸”和“吴门”分别指的是地理位置,而“连天暗”和“六月秋”则形容了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
- 咎徵谁任责:谁应该承担责任来应对这场灾害?咎,灾祸;徵,征兆;任责,承担责任。这里强调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并呼吁人们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 珍重庙堂忧:珍惜并重视庙堂(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的忧愁和担忧。庙堂通常代表着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政治决策机构,这里暗示着政府和社会需要关注并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群龙低在野”、“双燕急归楼”等,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诗人也关注了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呼吁人们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