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萎黄惨未干,严霜一夕总成丹。
色烘晓日燕脂暖,影濯秋江蜀锦寒。
南雁数声催晼晚,西风几度见凋残。
横山楼下梨千树,每忆童年九日看。
红叶 枝上萎黄惨未乾,严霜一夕总成丹。
色烘晓日燕脂暖,影濯秋江蜀锦寒。
南雁数声催晼晚,西风几度见凋残。
横山楼下梨千树,每忆童年九日看。
诗句释义:
枝上萎黄惨未乾: 这句描述的是红叶在严霜中的状态,虽然颜色鲜艳,但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活力和颜色。”萎黄”指的是叶子的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而”惨未乾”则说明这种变化还没有完全完成,意味着天气的寒冷使叶子的颜色迅速变化。
严霜一夕总成丹: “丹”在这里可能是指红色,意指经过一夜严霜的侵袭,原本的黄色已经完全转变为深红色。这反映了自然现象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色烘晓日燕脂暖: 这句话描绘了早晨阳光下的景象,红叶的颜色如同涂了胭脂一般鲜艳温暖。这里的“燕脂”通常用于形容颜色鲜亮如胭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影濯秋江蜀锦寒: 这句诗中的“蜀锦”通常指的是蜀地出产的锦缎,这里用以比喻红叶的影子在秋天的水面上显得如蜀锦一样冷峻而美丽。”寒”字突出了水面反射红叶影子时产生的寒冷感。
南雁数声催晼晚: “晼晚”指的是傍晚时分,南飞的大雁是秋天常见的景象。这句话通过大雁的归巢,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秋天的到来。
西风几度见凋残: 此句表达了秋风带来的凄凉感。“凋残”直接描述了秋天植物的变化过程,即随着季节的更迭,许多事物开始衰败、凋零。
横山楼下梨千树: 这是一幅秋天的景象,梨树在山脚下排列成行,形成一条长廊。这句诗强调了秋天特有的果实——梨子成熟的季节,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和形态。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红叶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时间变迁的感受。通过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燕脂暖”、“蜀锦寒”),诗人不仅捕捉了红叶的美丽,还表现了秋天的氛围。诗中的“南雁数声催晼晚”,利用大雁南飞这一典型秋天现象,增添了诗中的时间感和季节感;而“西风几度见凋残”,则体现了秋风带来的萧索之美,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深度。最后,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丰富,既展示了秋天的自然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结语
曹之谦的《红叶》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美的独到理解,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