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
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
生投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髯欲上天。
板荡纯臣有如此,流芳青史更无前!

【注释】

紫宸:皇宫的正门。黄阁:即翰林学士院,官署在中书省内,以红黄为色,故称黄阁。楼船:泛指战船。

海气昏昏:形容海上雾气蒙蒙,天色昏暗。日月偏:指日食。

平地已无行在所:意为已经没有皇帝所在的行宫了。

丹心犹数中兴年:意思是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忠诚的心,希望国家能够再次振兴。

生投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髯欲上天:这是陆秀夫在绝境中的英勇表现,他宁愿被鱼吞食也不愿被敌人俘虏。

板荡纯臣有如此,流芳青史更无前:意思是在这样的乱世中能有这样一位忠诚的大臣真是难得,他的行为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通过描写南宋末年大臣陆秀夫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表达了对这位忠臣的赞美之情。全词情感饱满,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首句“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描述了南宋末年的局势,朝廷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国势衰微,而海上的雾气又使天空显得更加阴暗。这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烘托出了当时的紧张氛围和危机四伏的形势。

接下来一句“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进一步揭示了陆秀夫所处的困境。他已经没有了朝廷所在地,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忠诚的心,希望能够为国家再次振兴做出贡献。这句诗表达了陆秀夫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句“生投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髯欲上天”,则展现了陆秀夫在绝境中的英勇表现。他宁愿被敌人俘获也不屈服,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住国家的尊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鱼腹”和“龙髯”作为象征性的元素来表达陆秀夫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一句“板荡纯臣有如此,流芳青史更无前”,是对陆秀夫英雄事迹的总结和赞扬。他认为在这样的乱世中能有这样一位忠诚的大臣真是难得,他的行为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这句话表达了对陆秀夫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精神风貌的高度赞誉。

整首词通过对陆秀夫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忠臣的崇敬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崇高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