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岩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骷髅就此埋。
【注释】
百丈岩:在浙江天台山。坎止:指修行的止境。行脚僧:外出参禅,到处流浪的僧人。
老僧:年高德高的僧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写一位游方和尚行走江湖,随遇而安,无所牵挂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描写“挂草鞋”、“任安排”和“未必骷髅就此埋”等几个典型情节,表现了这位僧人豁达大度、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以及他那种“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骷髅就此埋”的潇洒自在的人生境界。
诗的前两句写景。首句写诗人所见,百丈岩头挂草鞋,是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百丈岩头,是一处幽静清雅的地方;百丈岩头挂草鞋,则表明这里是一个经常有人来来往往的所在。次句写所观。“流行坎止”,是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一切皆在因缘生灭之中,无有固定不变之理。这一句是说,行路的和尚们随意来往,随遇而安,不拘泥于一地。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闲适、旷达的感觉。
后两句写意。三、四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说明。前面已经提到过“老僧脚底从来阔”。这里的“阔”,不是形容老僧的阔步迈开,而是说他的心胸广阔、气度恢宏。既然心胸宽大,那么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也就不同一般了。“未必骷髅就此埋”,意思是说,即使人死了,也并不一定就会变成一堆骨头被埋掉。“骷髅”在这里指的是人的躯体。“就埋”就是被埋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老僧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与世俗之人不同。世俗之人认为一旦死去,人的身体就会被埋葬,而老僧却认为不必如此。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形象,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人应该活得豁达、开朗、乐观,不应该过于拘泥于世俗的观念,更不应该过于在意生死轮回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享受到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