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浮丘月满山,一尊相对坐漫漫。
门临大海风涛壮,家有小天星斗寒。
注释:
夜过浮丘(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月亮高挂于山巅之上,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山峰。我与陈克甫相对而坐,两人举杯饮酒,畅谈人生。
门临大海(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莘县境内),风涛汹涌,气势磅礴。我站在门前,感受着大海的壮美。
家有小天(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莘县境内),星光点点,寒气逼人。家中的小天,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夜过浮丘月满山,一尊相对坐漫漫。
门临大海风涛壮,家有小天星斗寒。
注释:
夜过浮丘(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月亮高挂于山巅之上,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山峰。我与陈克甫相对而坐,两人举杯饮酒,畅谈人生。
门临大海(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莘县境内),风涛汹涌,气势磅礴。我站在门前,感受着大海的壮美。
家有小天(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莘县境内),星光点点,寒气逼人。家中的小天,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西湖竹枝词二首》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其中第二首的原文如下: 天竺寺前开翠微,长年流水白云飞。 流水入湖无日歇,白云出岫有时归。 这首诗描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天上的白云和流水进行了巧妙的比喻。同时,“流水入湖无日歇,白云出岫有时归”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是第三首的原文: 西湖女儿似西施,瓜皮小船歌竹枝。 郎心如月有时黑,妾身如山无动时
【注释】: 竹枝、柳枝、桃杏花:是古时南方各地民间流传的歌舞曲。竹枝,相传为巴渝民歌名。柳枝,唐时流行于四川民间的歌舞曲,后传入宫廷。桃杏花,唐代流行的歌舞曲名。吹弹、歌舞、拨琵琶(pā bō):指歌唱和舞蹈,演奏乐器。 可怜一个杨夫子:指杨敬之(字子山)。 散乐家:指杂技表演者。 【赏析】: 这首诗是讥讽当时权贵子弟的轻浮放荡。诗中“竹枝”、“柳枝”、“桃杏花”是古时南方各地民间流行的歌舞曲
《书台门》是一首元代诗人无名子的作品,以下是对其的逐句释义: - “苞苴贿赂尚公行”:这里的“苞苴”指的是贿赂,而“公行”则意味着公开进行。这句话表达了在天下承平的时代,仍有人利用公共权力进行贿赂活动。 - “天下承平得未能”:这里的“承平”指的是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状态,而“未能”则意味着尚未能彻底根除这种腐败现象。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和失望。 - “二十四官徒獬豸”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丞相、舍人、贾鲁等人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和愤慨。 首句“丞相做假钞”,指的是当时的丞相伪造纸币。这里“假钞”一词,既指实际没有价值的纸币,也含有贬义,暗讽丞相的行为欺骗了民众,损害了国家的财政。 次句“舍人做强盗”,指的是丞相府中的舍人,他们利用职权进行贪污腐败。这里的“强盗”一词,既指实际从事抢劫行为的罪犯,也含有贬义
西湖竹枝词二首 天竺寺前开翠微,长年流水白云飞。 流水入湖无日歇,白云出岫有时归。 注释:在天竺寺附近开垦出一片翠绿的草地,常年流淌着清泉和白雾。清流注入湖中,没有一天停止流动;而白云飘浮出山,有时也会返回这里。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天竺寺前的景色,展现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诗中的“天竺寺前开翠微”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美景,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以下是这首诗《联方回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对其赏析: 1. 诗句翻译: - 把酒从来不可期,吾降今日少人知。 把酒从来不可期,意为我饮酒时从不期待能有什么结果;吾降今日少人知,意思是我今天降临人间却很少有人知道我。 - 但看建德安民榜,便是虚翁德政碑。 但看建德安民榜,意为只需看一眼建德时期的治理榜单就能明白我的德行如碑石般屹立不倒;便是虚翁德政碑
诗句原文: 百千万定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 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 译文: 无数黄金堆积如山,犹如北斗七星般高耸入天;可惜太师没有运筹帷幄之智谋,不能将这些财富带进坟墓。 注释: - 百千万(百、千、万:古代计数单位,此处指数量极多) - 定(定数、定额:此处指数量) - 垛积(堆砌、积累:形容财富之多) - 金银(金属元素,古代货币):这里指的是大量的财宝。 -
【注释】 吊:哀悼。夏贵:即宋夏贵,字公谨,北宋时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为人刚直有胆略。享年八十三岁,而不七十九岁。呜呼:感叹词,表示悲悼或哀叹。夏相公:指夏贵。万古名不朽:意思是夏贵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 【译文】 你享年八十三岁,却活到了七十九岁。 啊!夏相公啊,你英名永垂千古!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夏贵的诗。作者在首句点明死者年龄后,立即以“呜呼”发叹,表示惋惜之情
【注释】 1. 不平诗:指《咏史四首》之三。 2. 天遣(zhuàn)魔军杀不平:上天派遣魔军来杀不平之人。 3. 不平人:不公正的人,指那些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豪强。 4. 不平者:正直的有节操的人。 5. 杀尽不平方太平:把不公正的人杀光了,天下才能太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诗人认为,社会的不公现象是由于那些不公正的人的存在而引起的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通过对比官与贼的装束,嘲笑了那些以官为荣的人。 首句“解贼一金并一鼓”,意思是说官人解贼时只用了一金和一对锣,而贼却用了许多财物。这里“解贼”指官员逮捕罪犯,是封建社会里的一种常见现象。第二句“迎官两鼓一声锣”,意思是说官人迎接上司时敲了两下鼓,而贼人迎接上司时敲了两下锣。这里的“迎官”指的是官员去迎接上司或上级。第三句“金鼓看来都一样”
【注释】: 旧省——指旧时的尚书台。新丞相——指新上任的宰相。 旧台——指前朝尚书台。新大夫——指新当权的人。子语——儿子的话。丞相爱金珠——指宰相贪财好色。 【赏析】: 这首诗讽刺唐玄宗重用奸臣和宠幸贵妃,致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诗中通过“旧省”、“旧台”等词暗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之情
赠夏贵 自古谁无死,惜公迟四年。 问公今日死,何似四年前? 注释与赏析: - 自古谁无死,惜公迟四年。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夏贵命运的同情和遗憾。古人亦难逃一死,但因夏贵晚死四年,使得诗人感到惋惜。 - 赏析:通过比较“迟四年”与“今日死”,诗人暗示了夏贵在过去的四年中可能有所失节或未能尽忠,因此认为他不如早些死去,以保持清白之名。 - 问公今日死,何似四年前? - 注释
《吊张士诚·天星夜落水犀军》 是一首元代诗人无名子创作的古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释: 1. “天星夜落水犀军,又见吴台走鹿群。” - 天星夜落水犀军:描述了夜晚天空中的星星仿佛在注视着下方的水犀军,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又见吴台走鹿群:暗示了吴台(指吴国)的动荡和不安,如同一群鹿在夜色中奔跑,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2. “睥睨金汤空自固,仓皇珠玉竟俱焚。” - 睥睨金汤空自固
【注释】 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相传是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的地点。 恸(tòng)天大叹:极度悲痛。恸,同“痛”。苦无语:非常痛苦地说不出话来。二女祠:即舜二妃墓。 鹧鸪(zhègū):一种鸟类,生活在南方水田里,鸣声凄厉,古人常用它来比喻悲伤的心情。 【赏析】 此诗首句以景起笔,描绘了一幅春雨初霁后湖边景色的图景,接着诗人用“锦模糊”三字,把湖上雾色、岸边烟树、远处山影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以下是这首诗《联方回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对其赏析: 1. 诗句翻译: - 把酒从来不可期,吾降今日少人知。 把酒从来不可期,意为我饮酒时从不期待能有什么结果;吾降今日少人知,意思是我今天降临人间却很少有人知道我。 - 但看建德安民榜,便是虚翁德政碑。 但看建德安民榜,意为只需看一眼建德时期的治理榜单就能明白我的德行如碑石般屹立不倒;便是虚翁德政碑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时,结合全诗,从炼意、构思、用典、表现手法等角度来分析。“模棱难断佞臣头”句,是说佞臣的头被砍下,但奸佞之臣却仍然在朝中为非作歹,难以决断。“碎脑翻成百倍忧”的意思是说奸佞的残害已经造成巨大的痛苦,而奸佞之人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解使英雄生胆气,从今不用佩吴钩”意思是说:这些英雄豪杰应该振作精神,奋勇杀敌,而不必去佩戴吴钩这样的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