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柳清阴下,茅亭近水湄。
抵檐栽美竹,横榻赋新诗。
朴陋从人笑,栖迟止自怡。
岁寒天地肃,松雪有心期。

【注释】

小辅茅亭新成:小辅佐的茅亭已经建成。

榆柳清阴:榆树和柳树茂密的枝叶投下一片浓阴。

水湄:水边的岸边。

抵檐:靠近房檐。

栽美竹:种上竹子。

横榻赋新诗:坐在竹床上吟咏新的诗。

朴陋:简陋粗俗。

人笑:别人的嘲笑。

栖迟:闲居,休息。

止自怡:自己感到快乐。

岁寒天地肃:一年到头,天气寒冷,自然界显得格外肃静。

松雪有心期:松树与雪花都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小辅茅亭新成》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作者任监察御史里行,出使河西节度府所在地——甘州,在凉州城外的小阜上修筑了茅亭,并写了这首七律来赞美它。全诗描写凉州城外小丘上的茅亭,从它的环境入手,先写其自然景色,再写其建筑特色,最后以“岁寒”两字收束全篇,表达了作者对茅亭的喜爱之情。

首联“榆柳清阴下,茅亭近水湄”,描绘出一幅宁静幽美的图画。榆树和柳树茂密的枝叶投下一片浓阴,茅亭靠近水面。“清阴”一词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和舒适,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地方。

颔联“抵檐栽美竹,横榻赋新诗”,则更具体地展现了茅亭的风貌和主人的雅兴。在房檐边栽上了美丽的竹子,而主人则坐在竹床上吟咏新的诗篇。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茅亭的建筑特点,还体现了主人高洁的品格和高雅的情趣。

颈联“朴陋从人笑,栖迟止自怡”,进一步描绘了茅亭主人的谦逊和自得其乐。尽管他的茅亭简朴粗俗,但他本人并不以此为意,反而以此为乐。他喜欢这种生活,觉得自在快乐。这反映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不拘泥于世俗的偏见和观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生活。

尾联“岁寒天地肃,松雪有心期”,则通过季节的变化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在冬天的时候,虽然天地都显得更加肃穆,但作者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认为松树和雪花都盼望着春天的到来,这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凉州城外小阜上茅亭的自然景象和建筑特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茅亭的喜爱之情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