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坡上月如钩。问青楼。觅温柔。庭院深沉,窗户掩清秋。月下香云娇堕砌,花气重,酒光浮。
清歌皓齿艳明眸。锦缠头。若为酬。门外三更,灯影立骅骝。结习未忘吾老矣。烦恼梦,赴东流。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胭脂坡上月如钩)

  • 胭脂坡:形容坡地或山坡的颜色,这里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 月如钩:月亮形状像钩子一样,通常指新月或弯月。

第二句(问青楼。觅温柔)

  • 青楼:古代的妓院或歌厅。
  • 觅温柔:寻找温柔的人或事物。

第三句(庭院深沉,窗户掩清秋)

  • 庭院深沉:庭院显得深幽而宁静。
  • 窗户掩清秋:窗户关闭着,外面的秋天被遮挡住了。

第四句(月下香云娇堕砌)

  • 月下香云:形容夜晚月光下的香气和云雾。
  • 娇堕砌:形容女子娇媚地落在台阶上。

第五句(花气重,酒光浮)

  • 花气重:花香浓厚。
  • 酒光浮:酒精的味道飘荡在空气中。

第六句(清歌皓齿艳明眸)

  • 清歌:清脆悦耳的歌声。
  • 皓齿:白净整齐的牙齿。
  • 艳明眸:眼睛明亮有神。
  • 锦缠头:用锦绣制成的头饰。
  • :作为回礼或者报酬。

第七句(门外三更,灯影立骅骝)

  • 门外三更:夜晚时分。
  • 灯影:灯光的影子。
  • 骅骝:骏马,代指尊贵的身份或地位。

第八句(结习未忘吾老矣。烦恼梦,赴东流)

  • 结习:习惯;执着于某种事物。
  • 忘却:忘记。
  • 吾老矣:我已经到了老年。
  • 烦恼梦:由过去的习惯或执着产生的烦恼之梦。
  • 赴东流:像水流一样向东流逝。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江城的夜景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过去经历的感慨。词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月如钩”象征夜晚的美丽,“清歌皓齿艳明眸”形容人物的美好形象等,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情且富有画面感的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