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念旧欢,抚心常忽忽。
馀生复何求,白日待西没。
药裹三年病,蓬颗千岁骨。
儿女远相送,悲风绕行绋。
空闺锁今雨,不见旧时月。
岂不念东归,临事有仓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送妻丧归弁山》。下面是对各句的解释:
结发念旧欢,抚心常忽忽。
余生复何求,白日待西没。
药裹三年病,蓬颗千岁骨。
儿女远相送,悲风绕行绋。
空闺锁今雨,不见旧时月。
岂不念东归,临事有仓卒。
注释:
- 结发:古代女子成年后,用红色丝线束成一束头发,表示成年。结发,即指成年后的头发。
- 念:思念。
- 抚心:抚摸胸口或手心,形容内心悲痛。
- 馀生:剩下的日子,指晚年。
- 何求:有什么要求或愿望。
- 白日:白天,这里比喻时光流逝。
- 药裹:用药物包裹。
- 蓬颗:枯死如蓬的树木上的果实,这里比喻死亡。
- 儿女:子女,这里特指妻子的儿女。
- 远相送:远远地送别,表示不舍和牵挂。
- 悲风:悲伤的风,这里比喻悲伤的气氛。
- 空闺:空虚的闺房,这里指家中无人照顾的妻子。
- 锁:把门关上,防止外人进入。
- 今雨:今天的雨水,这里指妻子已经去世的事实。
- 旧时月:过去的月亮,这里指妻子生前的月光。
- 岂:难道。
- 念:思念。
- 东归:往东回到故乡。
- 仓卒:匆忙、仓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妻子去世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结发”、”抚心”、”馀生”等,以及”药裹三年病”等具体细节,都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妻子生前生活的回忆和对亡妻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失去亲人时的无奈和哀伤,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