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拾松子,种作庭中树。
亦有牧养恩,异彼牛羊竖。
结构岂在多,政为读书故。
铜炉□棐几,茧纸石砚具。
松影扫更合,松声吹不去。
坐此岁月长,当知茯苓处。
【注释】
晦叔:高晦叔,字晦叔。牧松斋:高晦叔读书的屋子。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在题赠高晦叔的《牧松斋》中,首先赞美了高晦叔的读书之好,然后指出高晦叔读书的用功程度之深,进而又赞颂了高晦叔的治学精神。
首联写种树。山中拾松子(松籽),种在庭中作为树。种松子是比喻种松树,而松树是耐寒的树种,所以这两句也暗含了对高晦叔的赞赏。
颔联写牧养。既有“牧养”之恩,就不同于一般的“牛羊竖”(指牧童)。
颈联写读书。结构岂在多?政为读书故。意思是说读书不在于多,关键在于要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尾联写环境。铜炉、棐几、茧纸、石砚,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文房四宝。这里借以说明高晦叔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学习条件。最后点明高晦叔的志趣。松影扫更合,松声吹不去。这两句是说,松树的影子在扫来扫去地晃动,但是松林的涛涛松风却吹不散。
整首诗句朴实无华,语言浅近,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