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尔为羊,人不汝忘。
使尔为马,人不汝舍。
孰使尔为鹤,其骨荦确。
食人之食,不羊马是若。
不安尔处,将飞而翀。
忽焉跌伤,乃今畸穷。
尔鸣孔哀,尔心孔棘。
困于樊中,虽死谁惕。
瘗鹤有冢,古人之为。
神其上升,吾与尔铭之。

【注释】

樊:围栏。

折其胫:折断它的腿。

孰:谁。

荦确:突出、高耸。

是若:像羊马一样。

安尔处:给你安排个住所。

翀:飞翔。

孔哀:极为哀痛。

神:通“升”,上升。

瘗:埋葬。

冢:墓地。

铭:题字纪念。

【译文】

樊笼里的鹤,折断了腿死了没人怜悯我独自为它写墓志铭。

让你变成羊马,人们不会忘记你。

让你变成马羊,人们也不会抛弃你。

是谁让鹤变成鹤,骨头却那么尖锐?

吃了别人的粮食,不像牛羊那样温顺安详。

不安定你的住处,你就要飞上天空。

忽然跌伤了脚,现在成了畸零之人。

你鸣叫声音非常悲伤,你的心思非常焦虑。

被关在樊笼里,即使死去又有谁来警惕?

埋葬鹤的墓穴,是古人的做法。

让它精神升天吧,我和你也把它作为永久的记忆。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贬谪岭南时期,以樊笼中的仙鹤自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与无奈。全诗运用比喻、夸张、设问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一开篇,诗人就以樊笼中的鹤自比,感叹自己身处樊笼却无法挣脱的命运。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接下来,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设想如果鹤变成了羊马或人,它们的处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设想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鹤的命运如何,从而引出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深深渴望。

三、四句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这种渴望。诗人认为,如果鹤能成为羊马或者人,人们就会更加怀念它、照顾它。这样的表达既富有哲理性也充满了情感色彩。

五、六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樊笼中鹤的悲惨遭遇。由于不能安定自己的住所而要飞上天空,最终跌伤了脚,成了畸零之人。这里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樊笼对鹤的巨大束缚和摧残。

七、八句则是诗人对樊笼中鹤命运的深刻反思。他感叹道:“你鸣叫声极其悲哀,你的心思极其焦虑。”这句话既是对樊笼中鹤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己处境的隐喻。

九、十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他认为樊笼中的生活如同死亡一般可怕,而真正的自由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则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境界——让樊笼中的鹤升入天堂。这种设问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强烈渴望,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樊笼中鹤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