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交承下令时,蒲葵絺葛竖降旗。
书亲灯火儿曹喜,雁过沙场士卒悲。
夜月一帘虽旧识,西风半榻是新知。
从今景物皆清致,多办吟笺剩赋诗。
【注释】
1.白帝:指白帝城,是古代巴渝地区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
2.交承:指交接。下令时:指命令发布的时候。
3.蒲葵絺葛:都是指古代的一种军用布帛。
4.书亲:写家信。灯火儿曹:指家中的灯光照亮了儿辈们。
5.雁过沙场:大雁经过沙场时,发出悲鸣,这里比喻边塞士兵思念家乡的心情。
6.夜月:泛指月亮。一帘虽旧识:虽然这月亮和以前看到的月光一样,但已经不认识它了。
7.西风:泛指秋风。半榻:指床上的半边被褥。新知:新的知音朋友。
8.清致:清新雅致。多办吟笺剩赋诗:多备些纸张和笔墨,准备吟诗作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立秋之际写给家人的信中的一首次韵诗。全诗以“次韵”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于秋天的无限感慨。
首联“白帝交承下令时,蒲葵絺葛竖降旗。”描绘了白帝城在秋季下达指令,士兵们纷纷竖起战旗的景象。这里的“蒲葵絺葛”是指古代的一种军用布帛,象征着士兵们的辛劳。而“竖降旗”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忙碌的身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士兵的辛苦与不易,也表达了对士兵们的敬意。
颔联“书亲灯火儿曹喜,雁过沙场士卒悲。”则是诗人对家人的深情寄语。他在家中点燃灯火,为家人送去温暖;而在外作战的士兵,却只能仰望天空,感受着离别的痛苦。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安宁,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歌的主题——思乡之情。
颈联“夜月一帘虽旧识,西风半榻是新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他虽然已经习惯了夜晚的月亮,但它却不再是熟悉的那一个;而西风带来的半边被褥,却带来了新的知音。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珍惜当下,拥抱变化。
尾联“从今景物皆清致,多办吟笺剩赋诗。”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希望从此以后,所有的景物都能展现出清新雅致的风貌,而他也将更多地撰写诗词,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两句诗既寄托了诗人的期待,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与深情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