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已熟梦初醒,束担匆匆促去程。
手挈杖端和袖裹,气呵髭上觉冰生。
山衔斗柄两三点,犬吠篱根四五声。
何处梅花开较早,清香暗度动诗情。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黄粱已熟梦初醒” -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醒来的场景,暗示着从一种梦境到现实的转变。”黄粱”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梦,通常与虚幻和不实有关。”已熟”表示这种梦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或次数,而”梦初醒”则表明这种梦刚刚被打破或者结束。

  2. “束担匆匆促去程” - 这个句子描述了行者急忙整理包袱,准备启程的情景。”束担”意味着把东西捆起来,”匆匆”表达了匆忙的样子,”促去程”则表明这是一场急促的旅行。

  3. “手挈杖端和袖裹” - 这句话描绘了行者手持拐杖,用衣袖包裹住杖头的情景。这可能意味着在旅途中为了保持平衡或保护某些重要物品。

  4. “气呵髭上觉冰生” - 这句话描绘了早晨寒冷的空气吹拂过胡须,使胡须感觉到冷的感觉。”气呵”可能是形容寒风刺骨的感觉,”髭上觉冰生”则形象地描绘了胡须被冷风吹得冰凉的感觉。

  5. “山衔斗柄两三点” - 这句描述的是远处的山峦被太阳光照亮,看起来像是山的形状被分成几部分,类似于北斗七星的柄状形状。

  6. “犬吠篱根四五声” - 这句话描绘的是早晨,狗在篱笆下叫唤的声音。这里的”四五声”可能是指狗吠的声音持续不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7. “何处梅花开较早” - 这句询问的是哪里的梅花开得最早。这可能是诗人想要寻找一个早春赏花的地方。

  8. “清香暗度动诗情” - 这句话描绘的是梅花的香气悄然弥漫,触动了诗人的诗性情感。这里的”清香”指的是梅花散发的香气,”动诗情”则是说这种香气让诗人感到诗情涌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早行过程中所见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首句通过“黄粱已熟梦初醒”的描写,巧妙地引入了旅途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开始了新的旅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如“束担”、“手挈杖端和袖裹”),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准备和行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将一个简单的早晨出行场景转化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