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霜风猎猎声,拥炉坐对一灯明。
闲思浮世古今事,倦听荒城长短更。
满榻诗书终有味,半生名利竟无成。
从人笑我衣冠别,虽不趋时却自清。
夜坐
门外霜风猎猎声,拥炉坐对一灯明。
闲思浮世古今事,倦听荒城长短更。
满榻诗书终有味,半生名利竟无成。
从人笑我衣冠别,虽不趋时却自清。
注释:
- 门外霜风猎猎声:形容外面的寒风呼啸声。
- 拥炉坐对一灯明:抱着火盆坐着,面对着一盏明亮的灯光。
- 闲思浮世古今事:闲暇时思考着世间的古今事务。
- 倦听荒城长短更:因为疲倦而不想听那些杂乱无章的事情。
- 满榻诗书终有味:满屋子的书籍读起来总有味道。
- 半生名利竟无成:一生追求名利却最终没有成就。
- 从人笑我衣冠别:有人嘲笑我的衣着与他们不同。
- 虽不趋时却自清:虽然不随波逐流,但是自己保持着清白和高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坐时的心境和感受。首句”门外霜风猎猎声”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抱着火盆坐着,面对着亮着的灯火,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诗句”闲思浮世古今事”,表现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沉思古今中外的事情,可能是对人生、历史、社会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第三句”倦听荒城长短更”,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嘈杂和喧嚣的厌倦,可能是因为他厌倦了那些纷扰世事的不断更迭。
最后两句”满榻诗书终有味,半生名利竟无成”,表达了诗人虽然一生追求名利,但最终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满屋子的书读起来总有味道。
最后一句”从人笑我衣冠别,虽不趋时却自清”,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肯定和安慰。他并不羡慕那些追随时尚的人,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保持着清白和高尚。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坐的情景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名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自我评价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