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丛里过壬辰,原上累累冢墓新。
寒食清明几家哭,问来都是陈亡人。
【注释】
- 壬辰:即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干戈丛里:指战乱。丛里,聚集的地方。
- 原上:指山冈上的坟墓。累累:多而重的样子,形容坟堆密集。
- 寒食清明:即寒食节和清明节。寒食为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之际。
- 几家哭:指有几家在哭。
- 问来都是陈亡人:指询问的人中都是旧朝的亡国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北邙山时触景生情而作。首句点出时间、地点和战争,次句写坟墓的增多,第三句写人们纷纷祭奠死者,第四句写人们对故国的怀念,全诗感情沉痛,意境悲凉。
“干戈丛里过”,意思是经过一场混战之后,来到这荒冢遍地的地方。“丛里”,形容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景象十分惨然。诗人在这里以“冢”字起笔,既点出“冢墓新”这一具体事物,又暗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原上累累冢墓新”,是说战火纷飞之中,到处都有新筑的坟墓,这些坟墓是阵亡将士的尸骨,他们为了保卫国家,不惜血洒疆场,可他们的英名却永远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寒食清明几家哭?”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到了,寒食节也快到了,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祭奠亲人。“寒食清明”,这两个词连起来讲就是“清明节”。古人在清明节这天扫墓祭祖,所以叫“寒食节”。这里的“几家”,指的是那些因战乱而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在这一天里,会到墓地去祭奠已逝的亲人,表达他们对亡者的思念之情。
“问来都是陈亡人。”这里所说的“陈亡人”,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悼念之情。他深知这些人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献身的,因此他在诗中写道:“问来都是陈亡人。”这种感情是深沉的,也是真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