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天飞构郁嵯峨,栏角涛声转暮河。
孤鸟去边沧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
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
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

【注释】:

真定龙兴寺阁:真定县龙兴寺的阁楼。真定,即今河北正定。龙兴寺,建于唐代,是当时北方佛教的中心之一,故称“龙兴”。阁,楼阁。

插天飞构郁嵯峨,栏角涛声转暮河。

插天,高耸入云。飞构,形容建筑物的壮丽雄伟。郁嵯峨,形容山峦重叠,气势磅礴。栏角,楼阁的栏杆。涛声,水波的声音。转,回荡。暮河,指黄河。

孤鸟去边沧(cāng)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

孤鸟,指一只孤独飞行的鸟。去边,远离岸边。沧渚,指水中的小洲或沙洲,也泛指荒凉、偏僻之地。阔,广阔。落霞,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美丽的晚霞。明处,指阳光照射的地方。碧山,绿色的山峰。

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

伤时,感慨世事无常,时光易逝。未遂,未能实现。陈三策,指陈述三条治国的策略或主张。吊古,凭吊古人遗迹。犹堪,还足以,还有能力。赋《九歌》,作《九歌》诗以表达哀痛之情。《九歌》,《楚辞》中的一篇,为古代楚国民间祭神时的歌舞曲。

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

天丁,天上的神人,这里指上天派来的人。挽天汉,拯救天汉,即拯救国家。倒倾京洛,使京都洛阳恢复太平。京洛,指京城洛阳,古都城名。洗干戈,指消灭战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真定县龙兴寺阁所见而作。全诗写登上龙兴寺阁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历史遗迹的凭吊。

首句“插天飞构郁嵯峨”,写龙兴寺阁楼之高耸入云和楼阁建筑的宏伟壮观,起笔便有势压千钧之势。第二句“栏角涛声转暮河”,写楼阁四周的水波之声回荡在傍晚的黄河之中,渲染了一种苍茫凄清的氛围。第三句“孤鸟去边沧渚阔”,写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儿远离岸边而去,辽阔的水域显得更加宽广。第四句“落霞明处碧山多”,写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青山更显苍翠。这四句都是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人所经历的美景。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这里,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壮志凌云的情感。同时,他也以《九歌》这种古老的诗歌形式,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哀痛之情。

最后两句“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则寄寓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在这里,“天丁”指的是神仙一类的人物,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而“挽天汉”、“倒倾京洛”则是诗人希望借助神仙之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胸怀抱负和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