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城高绝一攀跻,岁杪临风客思凄。
烧入马陵秋草黑,雁横雪泽暮天低。
陈台事往人何在,曹国川遥望欲迷。
牢落壮怀谁与语?
疏林残照乱鸦啼。
【译文】
登濮州北城,高高的城墙,一攀上去就感到高远。岁末风起,诗人的思绪更加凄清。
烧入马陵,秋天的草地一片黑暗;雁横雪泽,暮天低垂,一片迷蒙。
陈台旧事,人已不在;曹国川遥,望眼欲迷。
壮志难酬,谁与共语?稀疏林中,残照斑驳,乌鸦乱叫。
【赏析】
这首诗写登高怀古之感。首联“层城高绝一攀跻,岁杪临风客思凄”,写登上北城之所见:高耸入云的城墙让人只能仰望而不可攀登,到了年关,凛冽的西北风吹着诗人不禁悲从中来。颔联“烧入马陵秋草黑,雁横雪泽暮天低”,写诗人登高望远处所见到的景象:秋天的草丛被火烧焦了颜色,一片黑色;黄昏时,一群群大雁排成人字形横贯在雪地上,天空显得很低很低。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含情。“烧”即指烽火,这里借指金兵的侵扰。诗中“烧”“黑”“雁”“低”等字眼,都极富动感,把战火纷飞、草木凋零、天地晦暗的悲凉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颈联“陈台事往人何在,曹国川遥望欲迷”,承上句“烧”“黑”“雁”“低”而来,抒发对历史的感慨。陈台是曹操当年建立曹魏政权的地方,曹国川是曹魏政权的发祥地。在这里诗人想象自己站在北城高处,面对昔日战场遗址,不禁想起当年曹魏和东吴争夺天下的斗争,不禁想起当年曹魏政权覆灭的历史。尾联“牢落壮怀谁与语?疏林残照乱鸦啼”写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想把自己的壮志豪情向知己倾诉,但无人可诉,只有残树疏林和乌鸦乱啼,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诗人以登楼远眺为题,实则抒发对历史的无限感慨。首联写登城所见,二联写登城所闻,三联写登城所思,四联写登城所感。前两联都是写景,后两联都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