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诗句释义:
- 到京师:指的是诗人被派遣到京城(今北京)任职。
- 城雪初消荠菜生:“城”指代京城,“雪”指的是京城的积雪开始融化;“荠菜生”意味着荠菜在春季开始生长,这里指春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 角门深巷少人行:角门是古时候城门上的一种特殊结构,通常较为隐蔽;深巷则指偏僻的小胡同或小巷子;少人行表示这些地方的人比较少,显得更加安静和冷清。
- 柳梢听得黄鹂语:黄鹂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鸟名,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画面,在柳树的枝条上可以听到黄鹂的鸣叫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此是春来第一声:这里的“此”指前面提到的黄鹂的叫声,而“第一声”表明这是一年中最早的春天之声,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全新季节的开始。
译文:
初雪消融,荠菜破土而出,京城的角门深处,行人稀少。在静谧的柳梢下,我能听见黄鹂的清脆啼叫,那是春天到来的第一声呼唤。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宁静的笔触描绘了京城早春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感受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