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斜阳放晚晴,街衢前后听欢声。
回舟更倚南风顺,千里青山照眼明。
注释:
- 楼外斜阳放晚晴,街衢前后听欢声。
- “楼外斜阳”:描述夕阳从高楼外斜射下来的景象。
- “放晚晴”:形容天气转晴,阳光明媚。
- “街衢前后”:指的是街道的前后两侧。
- “听欢声”:听到人们欢快的谈话声。
- 回舟更倚南风顺,千里青山照眼明。
- “回舟”:指返回船只。
- “南风顺”:形容南方吹来的风很顺。
- “千里青山”:形容远处的山连绵不绝,距离很远。
- “照眼明”:形容太阳的光芒明亮刺眼。
楼外斜阳放晚晴,街衢前后听欢声。
回舟更倚南风顺,千里青山照眼明。
注释:
诗句释义: - 嶰谷阴寒石如铁,二龙僵立露骨节。 - 嶰谷:一种地名或地方志的别称,这里指地理位置。 - 阴寒:形容气候寒冷。 - 石如铁:形容石头坚硬如铁。 - 二龙:指山势蜿蜒曲折,仿佛两条龙形。 - 僵立:形容山体直立不动、静止不动。 - 露骨节:形容山岩的纹理清晰可见。 - 春雷动地万物活,畏汝飞腾冲石裂。 - 春雷动地:春天的雷声震动大地。 - 动地:震撼大地。 - 万物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翻译诗句,最后分析内容要点,概括主旨大意即可。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首联“大禹之功及天地,庙有梅梁何足异”的意思是说大禹的功德可以及于天地,那么他祭祀梅梁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诗人认为大禹功盖天下,祭天拜地
李伯时画浴马图 古称难画莫如马,近朝惟数李伯时。 不至天闲观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 头类渴乌尖插耳。 竟度流沙轻万里。 圉人牵浴恒凛然,复恐化龙奔入水。 贫居里巷无马骑,徒步出入多伤悲。 大胫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尘满面。 【注释】 ①李伯时:即李公麟,北宋画家。《宋史》卷二百三十四《列传第九十八·隐逸传》记载:“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县(今属安徽)人也。幼喜读书,学为诗古文辞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赵千里山水扇面歌的古诗,其格式要求如下: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原文: 公子丹青艺绝伦。 喜画江山上纨扇。 只今好事购千金,四幅相连成一卷。 春流漠漠如江湖,飞烟着树相有无。 岚光注射翻长虚,白玉盘浸青珊瑚。 追随流俗转萧疏,对此便欲山林居。 旗亭花发酒须沽,舟行为致双提壶。 抱琴之子来相须,醉归不省何人扶。
注释: 秋天的雨暗蒙蒙如同黑墨,穷居茅屋出不得。 终日长吟又短吟,吟罢令人转悽恻。 饥猿抱树屈双肘,病鹤拖泥垂两翼。 何当策杖过溪头,要看南山新翠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秋天的雨中看到一只饥寒交迫的病鹤和一只抱着树不放手的饥猿,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秋雨长吟图》。 首句“雨暗秋天黑如墨”,写秋天的天空阴沉,像被墨水染黑一样。这一句为下文的描绘打下了基础。 第二句“穷居茅屋出不得”
【注释】 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次韵,是和某人的诗。虞彦高,作者的朋友。游阳明洞:在江西南昌有一处叫阳明洞的地方。 忆昔神禹奠九州:神禹指大禹,相传为夏朝建立者。他治理洪水有功,被尊为神。奠九州,奠定全国疆域。 兹山会计功始休:这山是当年神禹治理洪水时所立的记功碑。“兹”字,特指。 诸侯玉帛渺何许:诸侯,指各地封疆大吏。玉帛,泛指礼物。这里泛指各种贡品。渺何许?不知在哪里。 但见万水从东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为画家王起宗画的松岩图所作的题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云起重岩郁凌乱,长松落落树直干。” 注释:云层重重地覆盖在高耸入云的山岩之上,形态各异、杂乱无章。长长的松树枝条交错,树干挺直。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的高耸山峰和参差不齐的松树,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古朴的氛围。 第二句:“若人于此结茅屋,爽气飘然拂霄汉。” 注释:假如有人在这里搭建一间茅草屋
【注释】 1. 荆棘:泛指丛生的草木。蒙茏(ménglǒng):茂盛的样子。2. 青郊:指郊外。3. 重冈:重重的山冈。4. 狡兔:野兔。5. 箭翎:箭上的羽毛。6. 无寻处:无处寻找。7.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感慨。首联写竹树被荆棘所遮,古石上长满了苍苔;颔联写狩猎归来,追寻那曾走过的路;颈联写箭翎落地,无处可寻;尾联写昔日的往事已如过眼烟云,难以追忆
老禅嗜酒醉不醒,强坐虚櫩写清影。 老僧喜爱喝酒喝醉了不清醒,勉强坐在空荡的屋子里描绘出清晰的影子。 兴来掷笔意茫然,落叶满庭秋月冷。 兴致一来扔掉笔却感到迷茫,落叶满院秋风明月寒冷。 醉中捉笔两眼花,倚檐架子敧复斜。 喝得酩酊大醉时拿起笔却眼花,靠在屋檐下身体斜靠在墙上。 翠藤盘屈那可辨,但见满纸生龙蛇。 翠绿的藤蔓盘曲难以辨认,只见纸上充满了像龙蛇一样的线条与文字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情感。“金沟河上始通流”,指在金沟河上开始有了航运,这是说从今天开始,河水可以畅通无阻地运输物资了;“海子桥边系客舟”,指海子桥边的客船上拴着的货物都运送完毕了;“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指江南的水涨起来,江面上的浪花拍打天空,水面上飘荡着几只轻盈的白鸥。这三句的意思是:现在金沟河上的船只已经能够畅顺航行
注释:在客居之地,春风吹过雪刚融化,眼前愁思却更加深重。垂杨柳叶被染成了金黄色,随风起舞,千万条垂杨如黄金般闪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首句“客路逢春雪乍消”,描绘了在客居之地,春风吹过雪刚融化的情景。第二句“眼前愁思转相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愁绪。第三句“垂杨染作黄金色”,描绘了垂杨柳叶被染成金黄色的情景。最后一句“舞遍东风万万条”
注释: 碧桃树的枝头有珍禽,鸣叫不停地唱着美妙的曲子。 画出了江南春天的景象,明年我们带着美酒一起去追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景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碧桃枝上有珍禽,调舌交交听好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碧绿的桃树上,有各种珍禽栖息。它们鸣叫声声,悦耳动听,仿佛在为春天唱出一曲优美的赞歌。这里的“碧桃”和“珍禽”都是春天的象征
【注释】 1. 德阳:即杨敬之,唐代诗人。越:今浙江。赘婿:古时男子出嫁,到夫家后,成为女方亲属的女婿。 2. 轻薄:轻佻浮薄。朝晴:早晨晴朗。诘朝:早晨,一说诘问。 3. 岸柳江梅着树明:岸边的柳树和江边的梅花在树上显得格外明亮。着:附着。 4. 若耶溪:浙江省绍兴市西南的一条山间小溪,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又名浣纱溪。 5. 旁人:指歌女。歌唱:唱曲子,弹琵琶等乐器。 6.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砑光帽子舞山花” - “砑光帽子”可能指的是某种装饰有砑光工艺的帽子,这种材质光滑反光,常用于贵族或文人的服饰上。 - “舞山花”形容帽子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光影如同在舞动的山间花朵,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帽子的美丽和精致。 2. “吹落曾城万仞斜” - “曾城”可能是指一座山或者某个特定的地形,而“万仞斜”则形容这座山陡峭,仿佛直插云霄。 -
【注释】 四:指四个。 翠微:青翠的山色。 天扉:天空的门。 辟:推开。 夜阑:深夜。 梦游:梦中出游。 琼田:美玉般的田野。 【赏析】 这首诗写梦中所见的仙境,意境优美,想象丰富。诗人在梦境中看到四面青山环抱,楼台高耸入云,与天宇相映成辉。夜深了,他常常做梦到天上遨游,看到月光皎洁,照彻了琼田,成千上万只鹤飞起翩翩起舞。 首句“四面青山拥翠微”,描绘出一幅幽静秀丽的山水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