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着雨傍楼横,辗转虚窗梦不成。
客里清愁无可奈,卧听檐溜泻秋声。
青烟随着雨水飘动,笼罩着楼房斜横。
辗转反侧虚窗难入眠,梦中依稀听见秋雨声。
客居他乡清愁难以排遣,只能躺在床上倾听檐下水滴落的秋声响。
青烟着雨傍楼横,辗转虚窗梦不成。
客里清愁无可奈,卧听檐溜泻秋声。
青烟随着雨水飘动,笼罩着楼房斜横。
辗转反侧虚窗难入眠,梦中依稀听见秋雨声。
客居他乡清愁难以排遣,只能躺在床上倾听檐下水滴落的秋声响。
诗句:与徐同知 译文:和徐同知一起游玩。 注释:徐同知,指徐文长(1520-1593),浙江绍兴人,明朝文学家、戏曲理论批评家。他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曾创作出大量山水画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的“同”,可以理解为他与我共同出游的情趣。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与徐同知一同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 诗句:武夷山中旧学子 译文:我在武夷山中曾经是一个求学的人。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八句。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 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 高峻的永阳山,清澈的永阳水。 - “高”和“清”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的高峻和清澈。 -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 - 不必去问芝山和桃源,因为它们就在永阳里附近。 - “问”和“寻”都是动词,表示寻找的意思。 - 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污泥滓。 -
【注释】: 1. 伊洛:指洛阳。 2. 武夷云谷:指福州,古称武夷。 3. 孔堂:指孔子讲学的场所。 4. 金石:指钟鼎石刻,是儒家经典的象征。 5. 淹中断简:指《尚书》等典籍。 6. 独抱遗经:独自守护着这些经书。 7. 兀兀:孤独的样子。 8. 蚊虻(wén méng):比喻微不足道的困难或小人。 9. 精卫填海:传说中精卫鸟衔石填海的故事,表示不屈不挠的精神。 10. 书生:读书人。
【注】:文公:朱熹。 【译文】: 九州四海传颂朱公(朱熹)的书,千秋万世传诵朱文公祠(祠堂)。 朱公的祠堂从何而来?建安云谷与武夷山。 桓桓寝广是朱公(朱熹)的居所,他守道不仕,不为时人所容。 当时的人把他比作曲阜鲁国的孔子,曲阜的礼乐制度遭到毁坏,是谁造成的? 鲁国余下的宫室已经很壮丽了,何必去取此为呢? 鲋池藏书抱祭器,在艰难时刻也是可悲的。 这样的人现在不再出现了,我为公故宅三歔欷。
赋游高逸轩怀蓝远洞 世情弱卑近,子独志高远。 中庭敞明轩,大字书钜扁。 轩前山百丈,山下水千涧。 摩空屹苍苍,赴壑来滚滚。 神明万宇澄,清旷百虑远。 恭惟孔孟翁,古圣一关键。 勿云仰之高,万象不吾隐。 勿云道之远,千里在发轫。 卓尔固难知,博约端可勉。 一贯未易悟,忠恕力可践。 云胡千载间,架漏安蹇浅。 下者志富贵,妾妇视仪衍。 次者志功名,童子羞管晏。 知子质直资,勿惮廑考问。 五夫小洛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 注释: - "玉融"可能是指一种美玉或贵重之物,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纯洁的朋友之情。"陈心"意为坦白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 "我诸友"指我所有的朋友们。 - "萧寺"可能是一个寺院的名称,萧瑟的寺院环境为读书提供了安静的背景。 偶成汗漫游,邂逅得良际。 注释: -
诗句 1. 城南讲太极,寒泉参近思。 2. 古人学道志,千里焉得辞。 3. 𡼭嵚入闽录,泱漭游湘诗。 4. 共惟紫阳翁,跬步怀亲慈。 5. 亲在望云想,亲去庐墓悲。 6. 往迹尚历历,流风讵应衰。 7. 紫阳有学子,绰绰醇儒姿。 8. 手携图象编,来扣文公祠。 9. 为我再月留,着意窥精微。 10. 理象本一原,体用非殊岐。 11. 精爽谅有迪,涣然契深期。 12. 末流学易偏,此语慎勿疑。
【注释】 逢:碰到。石堂先生:指诗人的朋友王建,字仲初,号石堂。东都:洛阳。道,这里指道教。梦金光身:梦见自己身披金光。太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2-756)。髽:古代妇女将头发盘在头顶的一种发型。发终殊伦:头发终于成为与普通人不同的人。胡:指安禄山,是当时唐朝的一位将领。邅屯:徘徊、停留不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王建相遇于七夕之夜时写的一首赠诗。全诗共四句
【注释】: 混之再开辟,唤觉千载迷。 混元再次开辟天地,唤醒了千百年的沉睡。 龙门空宝匣,明月照玉溪。 龙门的宝匣空空荡荡,明亮的月光洒在玉溪上。 五纬集未久,又报填旅奎。 五纬星还未聚在一起,就传来了填充军旅圭表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七夕节遇雨访石堂先生的场景。开头两句“混之再开辟,唤觉千载迷”,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无限遐想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文明的赞叹;“龙门空宝匣
【注释】 高高不可问:形容山高,无法攀登。神光终朦胧:指山上的云雾缭绕,看不真切。云锦不成报:指山中风景虽美,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谩尔欺盲聋:意为自欺欺人,欺骗那些耳聋的人。柱维:石柱,比喻坚固的支撑物。补炼功:修复、加固石堂先生所建的房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高高不可问”,以“高”字起头,写山之高大,使人难以攀援上登。第二句“神光终朦胧”,写山中云雾弥漫,景色模糊不清
【注释】 轻寒无赖:微寒。入征裘:进入征行的衣裳。野水闲云:野中之水,闲游的云彩。总是愁:都是令人忧愁的事物。极目远山横霭外:极目远望,只见远处的山岭在雾气之外。数声鸣橹过蘋洲:几声船夫的号子声从蘋洲(一种水中植物)上经过。蘋洲:水中的一种植物,即菱。 【赏析】 《江边客舍》,描写江边景色与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诗人身居客舍,感受着寒冷的气息,这寒冷不是一般的冷,而是“无赖”的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第1句:平江舟中不寐 释义:在平江(今江苏吴江)的船上,我无法入睡。 注释:“平江”指的是江南的平地,即长江以南的地方,这里特指吴江。“舟中”指的是船舱。“不寐”意为睡不着,睡不着可能是因为外面的环境很吵,或者是因为心中有事。 第2句:远水萧萧荻苇风 释义:远处的水面上吹来阵阵萧瑟的芦荡风。 注释:这里的“远水”可能是指远处的江面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诗中借竹马、彩旗等物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上张廉访(张):指代一位官员。廉:清廉。张:姓,字或名。廉访:官名,宋代设于各地监察御史的别称。 道傍竹马:路上的儿童骑在竹马上玩耍。 彩旌旗:彩色旗帜。 颂德歌辞:歌颂功德的歌辞。 纪功碑:记述功绩的石碑。 使者:指朝廷派来的使臣。郊原:郊外的平原。 问民瘼:询问民间疾苦。疴:疾病。 采应老夫句
注释:游赏南园,次第观赏花柳,心情忧郁而又有快乐。 我无忧虑,可以放声高歌,赞美这云川。 天高地广,时间漫长,有千年的历史;物换星移,人事已非,只有百年的寿命。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句“游南园”交代了地点和时间,次句点出题中之“忧”,三、四两句则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抒发作者对人生短暂易逝和世事沧桑变化的认识。 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邃。《文镜秘府论》曾评此诗为“语奇”。所谓“语奇”
【注释】 游南园次傍花随柳句:游春在南园,看到旁边是鲜花,后面是杨柳。 柳绿花红别一天,新来人物旧山川。:柳树青青,花儿盛开,这分明就是一天的景象,但眼前所见的新人物,却是旧时的山川。 若为唤起尧夫梦,再整三千六百年。:如果能唤醒梦中的尧民(尧舜时期的百姓),再恢复三千六百年之久!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南园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希望恢复唐朝盛世的愿望。首联写景,点明题旨
诗句翻译和赏析: 1. “一声羌笛晚风斜,再问花期便觉赊。” - 注释: “羌笛”指的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这里借指晚风。 “再问花期”表明诗人对花开时间的追问。 - 译文: 晚风吹过,发出清脆的羌笛声,我再次询问花期,似乎感觉时间变得遥远。 -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季节变迁的诗。羌笛的悠扬声与晚风相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询问花期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