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
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污泥滓。
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
员颅方趾天地间,靖献此心固何尔。
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
年移物换耳不闻,不挠不污直如矢。
留远先生心更苦,风雪漫漫燕万里。
腴田好爵某不顾,携手河梁得鱼泚。
旸彼诸老皆典刑,三叹此邦皆俗美。
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梦中死。
高冈千仞亦陵迟,狂众一啜滔滔是。
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画图播青史。
更有一事兴我闻,后生尚及见典刑。
兵戈生长三十载,豪杰岂必文王兴。
迩来童冠入小学,能文何啻百许人。
虽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习气淳。
万方飒飒声一概,此地未著裘马尘。
甘能受和白受来,岂有质实无其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八句。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高峻的永阳山,清澈的永阳水。
“高”和“清”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的高峻和清澈。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
不必去问芝山和桃源,因为它们就在永阳里附近。
“问”和“寻”都是动词,表示寻找的意思。
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污泥滓。
这个山,无论早晚都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这个水,一点也不受污泥浊物的影响。
“朝朝暮暮”和“一点”都是修饰语,用来描述时间的长短和状态的纯净。
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
华丽的礼服,庄严的仪容,都是向周王的贡献;悠扬的歌曲和诵读的诗文,仍然遵循着周朝的礼仪。
“黼冕”和“弦诵”都是古代的服饰和文化形式,这里用来比喻诗歌和音乐的美好。
员颅方趾天地间,靖献此心固何尔。
我们(作者)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这就足够了。
“员颅方趾”和“靖献”都是形容人的品质和态度,这里用来赞美作者的胸怀宽广和坚定。
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
梅坡先生真是超脱世俗的人,他的清雅如同夜晚的月亮照亮了寒冷的水塘。
“梅坡”是一个地名,也用来象征作者的人格魅力。
年移物换耳不闻,不挠不污直如矢。
时间流逝,事物变迁,但作者却能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坚定,就像箭一样直。
“年移物换”和“不挠不污”都是形容作者不受外界影响,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
留远先生心更苦,风雪漫漫燕万里。
因为远离家乡,所以思念之情更加深重,就像在风雪中行走万里一般。
“留远先生”是指远离家乡的作者,这里的“心更苦”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风雪漫漫”和“燕万里”都用来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腴田好爵某不顾,携手河梁得鱼泚。
我不在乎肥沃的土地和美酒,只是希望能够和你手挽手一起过河。
“腴田好爵”和“得鱼泚”都是形容作者的生活状态,这里用来表达他对简朴生活的执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旸彼诸老皆典刑,三叹此邦皆俗美。
那其他的官员们都以他们的行为为榜样,对此我深感叹息。
“旸彼诸老”指的是其他的官员们,他们的行为被当作典范。“典刑”在这里指的是行为准则。
“三叹此邦皆俗美”是说在这个国度里,所有的人们都过着美好的生活。
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梦中死。
唉,世间的人们啊,他们在酒醉中苟活,在梦中死去。
“嗟哉”是感叹的语气词,用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高冈千仞亦陵迟,狂众一啜滔滔是。
尽管高山万仞,但终究会被侵蚀;那些盲目追随的人,一旦开始就会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高冈千仞”和“狂众一啜滔滔是”都是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象。
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画图播青史。
这样的人物啊,他们的风度和才华就像是历史上的画卷,流传千古。
“如此衣冠古人物”是用来形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华横溢。
更有一事兴我闻,后生尚及见典刑。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振奋,那就是后辈们有机会见到这些典范。
“一事”指的是作者听到的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典刑”指的是典范和法度。
兵戈生长三十载,豪杰岂必文王兴。
战争持续了三十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英雄豪杰一定会在文王那样的时期崛起。
“兵戈生长三十载”是用来形容战争带来的混乱和苦难。“豪杰岂必文王兴”则是说即使没有文王那样的盛世,英雄豪杰也会应运而生。
迩来童冠入小学,能文何啻百许人。
现在孩子们都进入小学学习,能够写文章的人已经有很多了。
“迩来”指近来,“童冠”是古代儿童的头饰。“能文何啻百许人”是用来形容写作能力的普及和发展。
虽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习气淳。
虽然写作的机会并不多,但在山深处我还是喜欢那些淳朴的民风。
“虽然文章亦未授”是用来表达作者对写作机会的珍惜。“山深最喜习气淳”则是说作者更喜欢山里的纯朴民风。
万方飒飒声一概,此地未著裘马尘。
四面八方的声音都是一样的,但我所居住的地方却没有任何的尘埃。
“万方飒飒声一概”是用来形容声音的一致或者统一。“此地未著裘马尘”则是说这个地方的环境非常清幽,没有受到外界污染。
甘能受和白受来,岂有质实无其文。
我愿意接受温和和顺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硬朗和强势。因为只有真诚和质朴才能产生真正的文化和艺术。
“甘能受和白受来”是用来表达作者对温和和顺的态度的欣赏。“岂有质实无其文”则是说只有真诚和质朴才能产生真正的文化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