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然幽贞姿,乃是夕英菊。
托根九秋抄,霜露凄已肃。
我疑灵均伴,只有渊明独。
采采黄金花,岂意杜陵曲。

【注释】

澹然:淡泊的样子。幽贞姿:幽雅的贞洁之貌。夕英菊:即菊花,因花期在晚秋,故名。九秋抄:指深秋时节。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曾隐居于彭泽,自号五柳先生。杜陵曲:指《杜陵叟》,为杜甫所作,内容揭露当时赋税的苛重和人民的痛苦。

【译文】

你那淡泊而贞洁的容貌,是秋天的晚菊。

你的根托着深秋的霜露,凄清肃杀。

我怀疑屈原的灵均伴,只有陶渊明独自。

采撷金灿灿的菊花,怎料到会唱到杜陵叟的悲歌。

【赏析】

“赵菊东山长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组诗作品。此诗写菊花,赞美其淡泊贞节、高风亮节的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菊花,后两句写人。

第一句“澹然幽贞姿”,点题,说明这是一首咏菊诗;“澹然”,形容菊花的神态,不浓艳也不萎靡,有如一位高雅脱俗的女子;“幽贞”,形容菊花的品性,它不求荣华富贵,但求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品格高尚。

第二句“乃是夕英菊”,进一步描写菊花,以“夕英”比喻菊花的芳名,暗含菊花虽生于深秋,但它的花朵却能开得灿烂,像夕阳中的一片云彩;“夕英”,出自屈原《离骚》“夕揽洲兮济申”,此处借代菊花。

第三句“托根九秋抄”,写菊花的根系,它扎根在深秋时节,虽然寒冷萧瑟,但它依然顽强生存。“九秋”即深秋时节,此时天气渐冷,菊花盛开,生机勃发,正是菊花生命力最强盛的时候。

第四句“霜露凄已肃”,写菊花在深秋时节经受寒霜的侵袭。“凄”,指寒风凛冽;“肃”,指霜雪覆盖。这一句既写出了菊花经受风雨考验的坚强意志,又暗示出菊花的高风亮节。

最后两句“我疑灵均伴,只有渊明独”,通过屈原和陶渊明两个历史人物来赞美菊花。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一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其诗作多表现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创作了大量抒情诗,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风格,被称为“骚体”。陶渊明(352—427年),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曾仕途得意,然而官场生活的腐败使他深感失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从此过上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从事农耕劳作。他的诗歌以描绘田园风光、反映农民生活为主,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最后两句“采采黄金花,岂意杜陵叟”,通过黄金菊花和杜陵叟这两个形象来赞美菊花。黄金菊花,是指那些金黄色的菊花,象征着富贵和荣耀。杜陵叟,指的是杜陵这个地方的人,这里指代的是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中期,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赞美了它的淡泊贞洁、高风亮节的品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