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忽突兀,敏手何神哉。
蔼然色笑中,见此通济才。
入门知我心,三岁犹初来。
祀典关百世,所贵重讨裁。

【注释】

三山:今福建福州的三山。先贤祠:纪念古代学者的祠堂。平地忽突兀,敏手何神哉:平地中忽然耸立着一座山峰,是谁有如此神奇的技艺呢?蔼然色笑中,见此通济才:面带微笑,显得和蔼,可见他是一位有通情达理才华的人。入门知我心:你进入祠堂,知道我的心思。三岁犹初来:三岁时就来到这祠堂。祀典关百世,所贵重讨裁:祭祀的典礼关系到千百年的事,因此十分珍贵,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商讨。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三山先贤祠的诗。诗中赞美了祠中供奉的贤人,并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富有哲理意蕴。

首句“平地忽突兀”,用夸张手法描写了三山祠建筑的气势宏伟。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祠庙比作突兀的山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雄伟壮观之景象。

次句“敏手何神哉”是对祠内供奉贤士的赞叹。诗人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贤士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贤士们之所以能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第三句“蔼然色笑中,见此通济才”。这里的“蔼然色笑”形容贤士们的和蔼可亲,“通济才”则指他们具有通情达理的才华。诗人通过描绘祠内贤士们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四句“入门知我心,三岁犹初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祠内贤士们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对诗人产生的影响。诗人通过回忆自己与贤士们的交往经历,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一句“祀典关百世,所贵重讨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祭祀典礼的重视程度和对贤士们的尊崇之意。诗人认为祭祀典礼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方式,因此应该倍加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三山先贤祠的描述,展现了贤士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祠内贤士们的深深怀念之情。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