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江头茅屋破,日日盲风雨交和。眼前安得大厦成,拾遗归来泪空堕。
纷纷万木争出山,琐碎榱桷非为难。万牛莫挽楩与楠,往往弃置丘壑间。
独立风霜二千尺,未识何时逢匠石,白头老樵空叹息。

【解析】

题画松壁(节选)

八月江头茅屋破,日日盲风雨交和。眼前安得大厦成,拾遗归来泪空堕。纷纷万木争出山,琐碎榱桷非为难。万牛莫挽楩与楠,往往弃置丘壑间。独立风霜二千尺,未识何时逢匠石,白头老樵空叹息。

译文:

八月里江边茅草房破旧不堪,天天遭受风吹雨打。怎样才能建成高堂大厦?捡回遗失的诗稿我泪流满襟。众多树木争相从深山中挺立而出,琐碎的椽子并不困难。万头牛儿也难以拉拽栋梁之材,往往被遗弃在山沟壑谷里。我独自承受着寒霜冷风凌空直上二千尺,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遇到那位能巧夺天工的匠师?白发的老樵夫徒然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四句写诗人所见的江头茅屋,并以此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愤慨。“八月江头茅屋破”,是全诗的首句。这里用了一个“破”字,既写出茅屋的残破,又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接着写诗人每日面对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心情十分沉重。后两句则进一步写诗人所见到的种种艰难险阻:眼前哪能找到可以建大宅、修宏伟楼阁的良材呢?诗人对此深感忧虑,不禁感慨万端。这两句诗以景托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纷纷万木争出山”一句,描绘了一幅万木竞荣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万牛莫挽楩与楠,往往弃置丘壑间”一句,写木材因不能用于建造宏伟建筑而遭到抛弃。“楩”是一种坚硬的树木;“楠”也是一种名贵木材,都指珍贵的木材;“万牛”喻人多势众;“莫挽”即不能挽回的意思。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木材被弃置的可惜,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闲置不用的惋惜之情。“独立风霜二千尺”,写诗人站在高高的风雪之中,形象地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坚持信念的性格特点。“未识何时逢匠石”,“匠石”指木工大师,这里暗指善于治事的人才。“白头老樵空叹息”一句,是说像诗人这样的白头发老樵夫也只能徒唤奈何,空自嗟叹了。这一句诗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世道的无奈。

此组诗共八首,每首五言律诗。这八首诗都是咏物抒怀之作。其中第一首是咏古松,第二首写诗人所见江头茅屋,第三首借松柏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性格,第四首借松柏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五首写松树傲岸不群的品性,第六首写松柏的坚韧耐久和不畏严寒,第七首写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第八首写松树的高洁孤傲。这八首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刚毅不屈、坚贞不渝的高尚情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本诗为杜甫晚年的作品,此时他已陷于穷困潦倒之中。诗人在诗中借松柏之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