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驰不觉青春过,离别只应白发生。
且就东山携月色,不禁南国动秋声。
天瞻析木低双阙,星拱勾陈转二更。
庾信平生好词赋,年来哀怨不胜情。
“驱驰不觉青春过,离别只应白发生”。
这句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表达了人生易逝的感慨。“驱驰不觉青春过”描绘了作者在忙碌和奔波中对青春的无意识流逝,暗示了青春的短暂和宝贵;而“离别只应白发生”则表达了因为离别而产生的白发增多的现象,反映了人世间聚散无常的悲哀。
驱驰不觉青春过,离别只应白发生。
且就东山携月色,不禁南国动秋声。
天瞻析木低双阙,星拱勾陈转二更。
庾信平生好词赋,年来哀怨不胜情。
“驱驰不觉青春过,离别只应白发生”。
这句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表达了人生易逝的感慨。“驱驰不觉青春过”描绘了作者在忙碌和奔波中对青春的无意识流逝,暗示了青春的短暂和宝贵;而“离别只应白发生”则表达了因为离别而产生的白发增多的现象,反映了人世间聚散无常的悲哀。
关陕雄藩未歃盟, 江淮豪杰已鏖兵。 金盘泣下铜仙泪, 璧月歌残玉树声。 斗柄西横文曲暗, 天枢北转太阶明。 小臣解著中兴颂, 怅望黄河几日清。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关陕雄藩未歃盟,江淮豪杰已鏖兵: - 关键词: 歃盟、鏖兵、关陕、江淮 - 解释: “歃盟”指古代的一种结盟仪式,通过口含酒向对方宣誓不渝的忠诚。而“鏖兵”则表示双方激烈的战斗状态。这一句描绘了在战争尚未结束的情况下
这首诗是诗人周玄初在接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后,所作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 绿章朝帝驾云车,白鹤从天下玉除。 译文:绿色的诏书代表着皇帝的命令,就像云车上的车马,载着白鹤飞向天下的宫殿。 注释:绿章,绿色的文字。朝,朝拜,这里是进献的意思。帝驾,指皇帝的车驾。云车,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由云雾构成的车辆。白鹤,象征着高洁和纯净。 赤壁已无身后梦,丹丘应有寄来书。 译文
注释: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这是一幅描绘平林野水景色的画。 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在浣花溪边,车马纷纷出发,在镜湖的倒影中,画面缓缓展开。 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有人来找诗人,有人却驾着酒船归来。 是处山林有真隐,如此风尘无好怀——到处都是山林里的隐居者,而如今这风尘之中,谁还有好心情呢? 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身穿青袍的人不如道士那样快乐
【注释】 西山:指江西南昌的西山,山名。 苏公堤:苏轼为官时所修的堤坝。 岳武坟:岳飞墓。 苗子寨: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 越郎歌:指屈原的《哀郢》篇中的“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这里代指屈原的《离骚》。 菱芡:两种水生植物。芡即芡实,一种水生植物;菱即芰荷,一种水生植物。白波:形容湖水清澈见底,浪花洁白如雪。 【赏析】 此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通过吊古伤今的方式
诗句解读 1. 掀龙舞象下西天,傲睨烟霞八十年。 - 掀龙舞象: 指古代的帝王或神灵驾临。在中国文化中,帝王或神明被描绘为能操纵龙和大象等神兽来显示其威严和力量。 - 下西天: 表示帝王或神祇离开人间,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或其他高级的宗教或神话境界。 - 傲睨(ni)烟霞八十年: 傲视一切,不屑一顾,形容人的态度傲慢,目无余子。 - 烟霞: 通常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注释】 ①张华谶:东汉末年,张角兄弟起兵造反,张角自称“天公将军”, 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被镇压后,张角的侄子在洛阳城西十里的中台立祠供奉,并刻石记功。后来人们就把中台称为“张中台”。②斛律歌:北魏时,斛律光曾随高祖征讨柔然,屡建功勋,后任北朔州刺史,封武城县开国侯。斛律光去世后,人们为他修墓,并在墓前竖碑,刻上:“高义休声,流芳千古。”③铜驼
映雪斋 八窗阑槛倚冰梁,四座图书贝月光。 眼眩欲迷《黄竹赋》,神游疑在白云乡。 琼台花满潇潇下,石鼎茶烟细细香。 想得哦诗清镜里,霜娥一夜泣潇湘。 译文: 映雪斋的八扇窗户栏干倚靠着结冰的横梁,四周书架上放着各种珍贵的书籍,仿佛被月光照亮。我眼花目眩,想要沉迷在《黄竹赋》中无法自拔,仿佛已经置身于白云之乡。琼台亭的花朵纷纷落下,石鼎上的茶烟袅袅升起,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注释】 题已上人墨梅:题,题诗。上人,和尚。墨梅,指梅花的墨画。 故园:故乡。 萧散:萧条、疏散的样子。 碧水:清澈的河水。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孔思,陈郡宛陵(今安徽宣城)人。少有文才,官至尚书殿中郎。 己公:指陆龟蒙,字鲁望(一作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唐苏州嘉兴人,曾任苏州刺史从事、盐官丞。 画图:指陆龟蒙画的梅花图画。 月华枝上生:月光照在梅花上,使梅花显得更加清丽。 赏析: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寄静庵 - 注释: “寄静庵”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寺庙中寄居或居住的情景,寄托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赏析: 诗的开篇便设定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为后续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钱唐三百六十寺 - 注释: “钱唐”指的是杭州,“三百六十寺”体现了杭州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建筑之美。 - 赏析: 这一句通过数量词“三百六十”突出了杭州的佛教寺庙众多,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
寄祇园师煦东白 一别东林远法师,十年沧海梦相思。 黑貂已弊犹存舌,白社虽贫尚有诗。 菰米云深鸿雁饱,梧桐月冷凤凰饥。 台州若问狂司户,张翰湖头两鬓丝。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洪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诗人向远方的友人表达了自己深厚的友谊和思念之情。全诗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对友情、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一别东林远法师,十年沧海梦相思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茜溪春日净晖晖,胡蝶双双上客知。 - 注释:“茜溪”是地名或者自然景观名,“春日净晖晖”形容春天的景色明净而美丽。“胡蝶双双”指的是蝴蝶成双成对飞舞,这里用来形容蝴蝶的美丽和自由。“上客知”可能指诗人或访客对这美景的欣赏与认识。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自然景观的清新美好,以及人们对此景的赏识之情。 2. 流水桃花聊避世,沧江鸥鸟自忘机。 - 注释
本诗的作者是郑洪,创作于某个历史时期。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木兰舟子小如梭: - 注释:木兰舟上的船夫非常小巧,就像梭子般灵活。 - 赏析:这句诗通过“小如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船夫的敏捷和轻巧,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技艺高超。 2. 溪口停桡系薜萝: - 注释:在溪流的岸边,船夫停下桡杆系上了薜萝。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船夫在溪边休息时,用薜萝作为系船的工具
诗句赏析 从自然意象到生活哲理的诗意表达 1. 诗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 郑洪:元代诗人,字君举,号素轩,善诗。有《素轩集》传世。 - 创作动机与时代背景:郑洪在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通过诗歌抒发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2. 诗作原文及注释 - 原文:“半勺沧浪歌濯缨,一瓢天乳酌灵星。” - 译文:一半舀着沧浪之水歌唱着洗涤我的冠缨,一瓢像天赐的美酒向灵星致敬。 - 注释
【诗词】:次王苍雪韵五首 百年王业在《豳风》,九鼎犹存涧水东。共喜干戈指淮甸,兼闻仗节下崆峒。青袍白马飘零外,羽扇纶巾指顾中。昨夜天公洗兵甲,一江雷雨似飞洪。 【注释】: 1. 《豳风》:中国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周代的民歌。 2. 九鼎:古代中国的重器,象征国家权威。 3. 涧水东:山涧流水向东流去。 4. 干戈:兵器,这里比喻战争。 5. 淮甸:淮河以南的地区,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6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要求进行赏析: 第一句“东阁诸郎总好文,南州多士望龙门”,写王苍雪的才学被众人所赞赏,他与同辈文人一起在南州名望很高;第二句“共传江左风流远,且喜河汾礼乐存”,写他们共同传扬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艺术,同时为黄河以北地区的文化礼乐之保存而欣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王苍雪才华的赞赏
【赏析】这首诗写一位贵家的女妓,以梨花为题,自比梨花,赞美其清雅绝俗的风姿。“赏”字暗指女主人对女妓的喜爱与赏识。 潇洒东阑一树春,雪肤冰骨月精神。 朝云着处迷诗梦,暮雨来时想玉人。 华屋洗妆歌小小,银瓶推枕唤真真。 紫微阁下繁华处,芍药荼蘼总后尘。 注释:潇洒:超然脱俗的样子。东阑:东边的楼台。雪肤冰骨:形容皮肤像雪一样白,骨骼像冰一样晶莹。月精神:形容女子如月光般清亮。朝云:早晨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