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事纷纷未有涯,一舟聊复信年华。
闲过角里先生宅,谩访孤山处士家。
有酒何曾留俗客,无钱犹自买梅花。
新诗写就人先觅,醉笔淋漓整复斜。

和唐县尹山居

尘事纷纷未有涯,一舟聊复信年华。

闲过角里先生宅,谩访孤山处士家。

有酒何曾留俗客,无钱犹自买梅花。

新诗写就人先觅,醉笔淋漓整复斜。

注释:

  1. 尘事纷纷未有涯:红尘琐事纷至沓来,没有尽头。涯,边际,界限。
  2. 一舟聊复信年华:我乘船漂泊,姑且相信岁月流逝。一舟,小船,泛指船只。
  3. 闲过角里先生宅:闲暇之时,经过角里先生的家。角里先生,即宋代隐士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他以诗名世,与陆游、辛弃疾齐名,时称“中兴三大诗人”。诚斋先生是江西吉水的名人,他的住所就在现在的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的角里村。
  4. 谩访孤山处士家:随意拜访孤山处的隐士家。孤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因山形如孤峰而得名。此处借指隐居之地。
  5. 有酒何曾留俗客:即使有酒,也不会留下世俗的客人。
  6. 无钱犹自买梅花:即使没有钱,也愿意去买梅花。
  7. 新诗写就人先觅:新作的诗歌刚写好就有人争相抄录。
  8. 醉笔淋漓整复斜:醉后挥毫,笔墨淋漓,书写得歪歪扭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县尹山居生活的一种赞美和向往。全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找到了一处宁静的角落,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忧。他通过描绘角里先生家的宁静氛围和孤山处士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尘事纷纷未有涯,一舟聊复信年华”抒发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厌倦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地方——唐县尹的山居,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这里的“尘事”指的是世间的纷争和烦恼,而“涯”则表示界限、极限。诗人用“未有涯”来形容这些纷扰的事物没有终点,暗示着世间的烦恼永无止境。

颔联“闲过角里先生宅,谩访孤山处士家”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通过访问角里先生的家和孤山处的隐士家,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和安宁。这里的“角里先生”指的是宋代隐士杨万里,而“孤山处士”则是借用了杨万里的另一名号。诗人通过对这两位隐士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认同。

颈联“有酒何曾留俗客,无钱犹自买梅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执着追求。尽管他身无分文,但仍然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即使是买不起梅花也要去买。这里“有酒何曾留俗客”意味着即使有好酒也不舍得留给世俗的客人,而“无钱犹自买梅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条件的不在意,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尾联“新诗写就人先觅,醉笔淋漓整复斜”则是对诗人创作过程的描绘。他一边吟咏新诗,一边醉心于艺术创作之中,笔下的字迹虽然有些歪斜,但却洋溢着自由奔放的情感。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忘我状态,以及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同时,这也传达了诗人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挑战和创新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唐县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通过与隐居的士人交流,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挑战和创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