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尹昔辞上高秩,隐居欲拟陶彭泽。
石潭空洞九峰奇,潭底行云映朝日。
云去山空今几秋,随风万里何悠悠。
一朝飘落还故处,云本无心风亦休。
芙蓉峰下西江路,父老送行君弗顾。
著书况有鹿门期,回首人间但烟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皮典史归泉溪旧隐》的一部分。以下是对整首诗的解释:

  • 第一句: 皮尹昔辞上高秩,隐居欲拟陶彭泽。

  • 注释: 这句话描述了皮尹离开高位回归田园,他希望像陶渊明那样隐居。

  • 赏析: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田园诗人,以其高洁的品质和归隐的生活态度而著称。皮尹选择离开官场,回归自然,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个人志趣的追求。

  • 第二句: 石潭空洞九峰奇,潭底行云映朝日。

  • 注释: 这是描绘了石潭周围的自然景观,九峰奇指的是山峰奇特,潭底的水面上漂浮着云彩,仿佛在朝阳下显现出来。

  • 赏析: “石潭”和“九峰”都是自然景观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和美丽。“行云映朝日”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云朵仿佛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明亮和生动。

  • 第三句: 云去山空今几秋,随风万里何悠悠。

  • 注释: 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和云彩的飘动。云去了山也空了,已经好几个秋了,云儿随风飘到了很远的地方,显得悠长而遥远。

  • 赏析: “云去山空”和“随风万里”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距离感。

  • 第四句: 一朝飘落还故处,云本无心风亦休。

  • 注释: 这句话描述了云的飘落和风的变化。一旦云彩飘落回到了它原来的地点,云并没有特意去做什么,风也停止了吹拂。

  • 赏析: “一朝飘落还故处”和“云本无心风亦休”都表达了自然的自在和平静。云彩的飘落和风的停息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不需要人为的干预。

  • 第五句: 芙蓉峰下西江路,父老送行君弗顾。

  • 注释: 这句话描述了皮尹即将离开家乡前往泉溪的地方。在芙蓉峰下有一条通往西江的路,当地父老前来为他送行,但他并未在意。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和人物动作,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表达了亲情和友情的深厚。

  • 第六句: 著书况有鹿门期,回首人间但烟雾。

  • 注释: 这句话提到了皮尹有写作的愿望,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著书立说。他回顾人间只是一片烟雾而已。

  • 赏析: “著书”是指写作或编书,而“鹿门期”是指陶渊明曾经向往的归隐生活。“回首人间但烟雾”则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态度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