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北林,孤鸿有哀音。
揽衣起坐弹鸣琴,忧思徘徊独伤心。
可怜堂上生荆杞,空自繁华粲桃李。
种瓜寂寞青门外,采薇怅望西山址。
芒砀云归大泽空,后五百岁无英雄。
途穷恸哭谁知者,沈湎狂言元自公。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注释:

  1. 明月照北林,孤鸿有哀音
  • 明月照北林:月亮高悬在北方的树林上,象征着宁静和清冷。
  • 孤鸿有哀音:孤独的鸿雁发出了哀伤的鸣叫声。这里用“孤鸿”比喻阮嗣宗(字嗣宗),一个性格孤傲、不拘小节的人。
  1. 揽衣起坐弹鸣琴,忧思徘徊独伤心
  • 揽衣起坐:起身拿衣服擦拭身体。
  • 弹鸣琴:弹奏着古琴发出悦耳的声音。
  • 忧思徘徊独伤心:内心充满了忧愁,徘徊不已。
  1. 可怜堂上生荆杞,空自繁华粲桃李
  • 堂上生荆杞:形容房屋内部杂乱无章,如同荆棘和枸杞生长在一起。
  • 空自繁华粲桃李:虽然表面上繁荣昌盛,但实际上是空洞无物。这里的“桃李”喻指人才或门徒,而“繁华粲”则形容表面的繁荣景象。
  1. 种瓜寂寞青门外,采薇怅望西山址
  • 种瓜寂寞青门外:在城外独自种植瓜果。
  • 采薇怅望西山址:采摘野菜时望着西边的山丘发呆。
  1. 芒砀云归大泽空,后五百岁无英雄
  • 芒砀云归大泽空:像芒草一样被风吹散,最终归于大泽之中。
  • 后五百岁无英雄:五百年之后将不会有英雄出现。这里的“英雄”指的是杰出的人物或领袖。
  1. 途穷恸哭谁知者,沈湎狂言元自公
  • 途穷恸哭谁知者:当道路穷尽,悲痛欲绝时,谁能理解我的心情?
  • 沈湎狂言元自公:沉溺于酒色之中,发表荒谬狂言,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阮嗣宗的性格和遭遇,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通过对比明月、孤鸿等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