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赐笔世安有,易水良工今不传。
了知胶漆用相得,亦悟膏火明自煎。
昔从蒙庄观副墨,老归芸阁穷《太玄》。
与子欲拟毛颖传,待我暇矣磨墨砖。
赠墨士吴雪堂
永宁赐笔世安有,易水良工今不传。
了知胶漆用相得,亦悟膏火明自煎。
昔从蒙庄观副墨,老归芸阁穷《太玄》。
与子欲拟毛颖传,待我暇矣磨墨砖。
注释:
- 永宁赐笔世安有,易水良工今不传。了知胶漆用相得,亦悟膏火明自煎。
注释:永宁赐予的笔已经失传于世,而易水地区的制笔技艺现在也已经失传。明白了胶和漆的相得益彰,也意识到膏和火的明亮度需要自己去煎熬。
- 昔从蒙庄观副墨,老归芸阁穷《太玄》。与子欲拟毛颖传,待我暇矣磨墨砖。
注释:从前曾跟随庄子学习观察副墨,老年时回到了书房穷究《太玄》。与您想要模仿毛笔传的传说,等我闲暇时再研磨墨水制作砚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作者通过赠送墨士吴雪堂,表达了对墨工精湛技艺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墨工传承的期待。诗中既有对古代制墨工艺的赞美,又有对现代墨工传承问题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墨工技艺的赞美和对传承问题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继续参与墨工传承的无奈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