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尽敛青山出,雨过千林翠犹滴。桃花历乱柳芊绵,两两啼莺在林隙。
短桥深树阿谁家,楼阁重重映晓霞。往来岂是避秦客,理乱不闻度岁华。
衡门草绿深于染,回塘潋滟流青靛。鸡鸣犬吠各成村,岩际飞泉如白练。
虚亭寂历倚江开,图画千重入望来。桃源山庄何足数,此卷真足称奇哉。
画史当年推赵干,妙笔流传人所羡。吁嗟乎人去悠悠不可呼,为君赋此期重见。
赵干春山曲坞图
春云尽敛青山出,雨过千林翠犹滴。桃花历乱柳芊绵,两两啼莺在林隙。
短桥深树阿谁家,楼阁重重映晓霞。往来岂是避秦客,理乱不闻度岁华。
衡门草绿深于染,回塘潋滟流青靛。鸡鸣犬吠各成村,岩际飞泉如白练。
虚亭寂历倚江开,图画千重入望来。桃源山庄何足数,此卷真足称奇哉。
画史当年推赵干,妙笔流传人所羡。吁嗟乎人去悠悠不可呼,为君赋此期重见。
【注释】
- 春云:春天的云彩。尽敛:全部收起。2. 雨过:经过雨水洗涤后。3. 桃花历乱:指桃花盛开时花枝繁茂、交错杂乱的样子。4. 芊绵: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5. 啼莺:指黄莺鸟。6. 阿谁(rú):疑问词,哪里。7. 理乱:治理和混乱。8. 衡门:横木为门,用树枝搭起的门。9. 回塘:弯曲的水塘。潋滟(liàn yǎn):水波荡漾的样子。10. 鸡鸣犬吠(fèi):鸡叫狗叫声。11. 飞泉:从山上飞泻下来的水流。12. 虚亭:空旷的亭子。寂历:空落的样子。倚江:靠近江边。13. 图画千重:形容景色十分美丽,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14. 桃源山庄:传说中的世外桃源。15. 妙笔:指绘画用的好笔。相传晋代画家顾恺之有名于世,传说他画人物,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他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见《晋书·顾恺之传》。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赵干的作品。诗人通过描写一个春天的山村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首联“春云尽敛青山出,雨过千林翠犹滴”。描绘了春雨过后,青山露出的景象,雨水滴落在树叶上形成晶莹剔透的水珠。这里的“青山”和“雨露”都是大自然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二、颔联“桃花历乱柳芊绵,两两啼莺在林隙”。描述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两只黄莺在树林间相互啼唱的景象。这里的“桃花”和“柳芊绵”都是春天的象征,通过这些象征物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三、颈联“短桥深树阿谁家,楼阁重重映晓霞”。描绘了一座小桥和一片树林,以及远处的楼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小桥”和“楼阁”都是建筑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春天的建筑之美。
四、尾联“衡门草绿深于染,回塘潋滟流青靛”。描述了一道门前的草地颜色比染料还要深,以及回塘中的水波荡漾如同流动的青色。这里的“草绿”和“回塘”都是自然景观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
五、尾联“鸡鸣犬吠各成村,岩际飞泉如白练”。描述了村里的鸡鸣狗吠声,以及山间的飞泉如同白色的绸带。这里的“鸡鸣”、“犬吠”和“飞泉”都是乡村的生活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乡村的美好。
六、尾联“虚亭寂历倚江开,图画千重入望来”。描述了一座空旷的亭子依偎在江边,远眺这幅美丽的山水画。这里的“虚亭”“江边”和“画卷”都是画面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画面的优美。
七、尾联“桃源山庄何足数,此卷真足称奇哉”。表达了对于这个美丽山村的赞美之情,认为这个山村的美丽程度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有通过这卷画才能领略其中的美丽。这里的“桃源山庄”和“此卷”都是对山村的美称,通过这些美称展现了对山村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