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何多感,明朝过六旬。
乾坤又元统,人物少咸淳。
酒厌山杯渌,梅伤水国春。
灯前曾戏彩,马首一沾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及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语,结合注释理解全诗意思,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注意从意象选取的角度进行赏析。
这首诗的注释是:“癸酉”指元至正十一年(1351);“除夕”指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六旬”六十年;“乾坤”“人物”皆指代国家大事或社会现象;“元统”,“咸淳”都是南宋王朝灭亡的年号;“酒厌山杯渌”“梅伤水国春”是借物言情。
【答案】
①此夕何多感:今夜又有许多感慨。②明朝过六旬:明天就要过花甲之年了。③乾坤又元统:国家大事又将重新统一。④人物少咸淳:社会上的人少有纯朴淳厚的样子了。⑤酒厌山杯渌:酒喝得厌极了,就像山里的清流一样,没有一点儿味道。⑥梅伤水国春:梅花开得太多,使人伤感春天将去。⑦灯前曾戏彩:在灯前来观赏舞女们的表演,这里用“戏”来代替“看”。⑧马首一沾巾:马头溅上一点泥,表示要出征打仗了。
赏析:
此诗为辛未年除夕作。辛未,即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这一年元朝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巩固其统治而实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致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面对国家的动荡不安和社会的混乱,不禁发出“今夜又有许多感慨”的感叹,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诗中的“六旬”指六十岁,意味着诗人又长了60岁的年纪,岁月的流逝使他更加关注时局的变化,也使他对世事更加忧思重重。同时,“乾坤”一词还隐含了对于国家大一统的渴望。诗人通过“乾坤又元统”一句,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天下能够统一。然而,现实却是“人物少咸淳”,社会风气日益恶化,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日趋浮躁。诗人以饮酒为例,说明自己对于这种风气深感忧虑。诗中的“酒厌山杯渌”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不良风气的不满和愤慨。最后两句写“灯前”与“马首”两个场景,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于战争的担忧和恐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想要为国家尽一份力的愿望。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来表达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关注。整首诗充满了忧患意识,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