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山头日欲颓,望夫山下江声哀。
山头日日风雨恶,江上不见行人回。
空山亭亭几朝暮,独记行人去时路。
知君渡河长不归,恨不当年逐君去。
此身化石千仞矶,石犹可转心不移。
长江水涸黄埃飞,行人应有归来时。

注释:

望夫石:指一块石头,传说这块石头是望夫山的一块石头,因为经常有人看到有人从山上向山下望,就认为这个人在望自己的丈夫。后来被人们称为“望夫石”。

望夫山头日欲颓,望夫山下江声哀:形容山和水的景象,山在日落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疲惫,而江上的水流也发出悲伤的声音。

山头日日风雨恶,江上不见行人回:形容山和水的环境,山在每天都下雨,而且下得非常大,而江上的水面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人回来。

空山亭亭几朝暮,独记行人去时路:形容山和水的景象,山非常高,有几十丈高,山上有很多的树木,看起来像一座亭子,山在一天中经历了很多次的早晨和黄昏,但没有人回来,只是记得曾经有一个人离开过这个地方,他走的路就在山上。

知君渡河长不归,恨不当年逐君去:表达诗人对那个人的关心和担忧,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家,不要总是在外面漂泊。

此身化石千仞矶,石犹可转心不移:表示诗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决心,虽然自己的身体已经变成了石头,但我的心依然像以前一样坚定,不会因为任何困难或者挫折而改变。

长江水涸黄埃飞,行人应有归来时: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相信那个人一定能够度过难关,回到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望夫石的诗,通过描绘山、水、石等自然景象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那个人的深切关怀和期待。

全诗以“望夫石”为线索,通过对山、水、石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悲怆、思念的氛围。首句“望夫山头日欲颓”,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壮观景象,同时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第二句“望夫山下江声哀”,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山头日日风雨恶”,描述了山头的恶劣天气,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忧虑之情。“江上不见行人回”,则表现了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知君渡河长不归”,表达了诗人对那个人的关切之情;而“恨不当年逐君去”,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选择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望夫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那个人深深的思念与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