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音
【解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借题抒情,抒写了他不愿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不与世俗同好的高洁志向。 远游: “圣人久不作”,圣人作诗,其诗作就多了;圣人不作诗,则诗作少矣!这是说,作诗的人少了,而诗作也就少了。 “大道将已矣”,大丈夫应行大道,而大道被埋没了。 “吾生既无之,惟有幸夕死。”我生来就没有过什么,只有有幸到死时能留下一些作品。 “殷勤谢良友,远涉西江水。”恳切地感谢我的好朋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子规声切月轮斜 - 注释:“子规”是指杜鹃鸟的叫声,这里特指其鸣声。“月轮斜”形容月亮已经偏西,暗示是傍晚时分。 - 译文:杜鹃的叫声(子规声)在斜阳下响起,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稍带忧郁的画面,夕阳下的杜鹃声显得格外凄切,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或悲伤作序。 2. 起望诸陵忆汉家 - 注释:“诸陵”指的是帝王的坟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和思想主旨;然后抓住关键词,结合诗句中表现的情感和作者观点分析作答。注意通读诗句,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揣摩词句的意思。 庞德:即庞德公,字子陵(或作严子陵),东汉隐士。据《后汉书·逸民传》,庞德公隐居襄阳城西鹿门山中,自耕自食,不与世交接。遗踪:指遗留下来的痕迹。尚可寻:仍然可以寻找到踪迹。
【注释】 中心有所思:心中想着她。 蹙损双蛾眉:皱起眉头,使眉毛变得细长而弯曲。 美人竟长往:美人终于远去了。 使我叹离居:使我感慨地感叹自己的孤独和离别。 寂寞就孤枕,强眠谁得知:孤独地躺在床上,谁又能了解我的苦衷呢? 夜深清露重: 夜晚深夜,露水很重,环境显得幽静而又凄凉,更增添了人的愁绪。 飞梦欲何之:飞到梦中又该去何处呢? 觉来日迟迟:醒来时太阳已经缓缓升起了。 分照上罗帏
诗句解释: 1. 为寻支遁扣禅关,趺坐观空出宇寰。 - “支遁”指东晋时期的名士、僧人支道林,此处可能代指寻找或接近一位高僧的行者。 - “扣禅关”意指拜访或寻求佛教修行的场所,叩问禅宗的真谛。 - “趺坐观空出宇寰”描绘了一幅静坐冥想的画面,通过“趺坐”表现虔诚,“观空”表达对佛法的领悟,“出宇寰”则表达了超越世俗的境界。 2. 净土无尘劳白拂,天花如雨落青山。 -
殷本是高辛氏的后代,从六七岁起就出现了圣明之君。 受到帝王剥削丧权失势,高洁贤人纷纷隐没沦亡。 静待天下清平,用来沽名钓誉席上珍。 黄袍一旦破碎,我生当此际遇时。 衣冠归去□□地,海国陷入黄尘之中。 宁有人间世,能够逃过率土滨。 结茅于菩提顶上,浑然忘却虎豹邻。 寤寐只思晋朝,幽深避讳秦朝。 何时开启昌运,□□产生圣人? 愿言与二老同,手持杖杖还归仁
《登楼秋望》 木落霜清雁影流,偶来长啸独登楼。 笳鸣薄暮寒鸦集,剑倚遥空紫电流。 万里胡尘连大漠,一樽汉月醉高秋。 深闺少妇思征戍,何处闻砧不动愁。 【注释】: 1. 木落霜清:树叶凋落,霜花洁白,形容秋季景象凄清冷寂。 2. 雁影流:大雁飞翔的影子在秋天的天空中流动。 3. 长啸(xiào)孤登楼:独自登上高楼放声长啸。 4. 笳(jiā)鸣:古代乐器,这里指军乐。 5. 薄暮(bó mù)
【注释】 1. 陆沈:沉没。 2. 朔漠:指边塞。 3. 萧森:荒凉寂静貌。 4. 炎汉:《史记·武帝纪》载:武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武帝赐以冠带衣锦。后以“炎汉”指汉朝。 5. 黄冠:即道士的头巾。 6. 百年心:百年之志。 7. 𢬵:同“旌”。 8. 胡沙:指北方的沙漠。 9. 素襟:素色的衣袖。 【赏析】 《悼文丞相》是一首吊文。诗的首句点出文丞相已死,次句写他生前为国为民,捐躯殉难
山居阻雨 霏霏风雨暗郊原,有客含凄独掩门。 山鬼啸云移峭壁,毒龙将海浸孤村。 愁来自洒青枫泪,战罢谁招绝漠魂。 茧足空斋无一语,不因岑寂怨黄昏。 --- 诗句注释: 1. 霏霏风雨暗郊原:描述细雨连绵,风声萧瑟,天地间一片朦胧的景象。 2. 有客含凄独掩门:表达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独自一人闭门,心情凄凉。 3. 山鬼啸云移峭壁:想象山中的鬼怪在风中呼啸,使得峭壁上的云雾移动。 4.
东溪水涨 积雨经时苦自长,东溪回首意凄凉。 连山巨浪飞春雪,数点惊鸥下夕阳。 神女含情愁洛浦,美人挥泪洒潇湘。 欲寻舟楫无由渡,咫尺天涯共渺茫。 诗句注释: 1. 积雨经时苦自长,东溪回首意凄凉 - 长时间的降雨使得溪水上涨,回头看到东溪的景象感到凄凉。 2. 连山巨浪飞春雪,数点惊鸥下夕阳 - 连绵的山峦上波涛汹涌,如同春天的雪花一样飘荡,几群惊起的鸥鸟在夕阳中飞翔。 3. 神女含情愁洛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