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馆夏初度,清林暑气中。
开轩对流水,坐石待薰风。
花落乌巾侧,鸟啼山几空。
耕渔者谁子?
散发奏丝桐。

徐良夫耕渔轩游题

幽馆夏之初,清林暑气中。

开轩对流水,坐石待薰风。

花落乌巾侧,鸟啼山几空。

耕渔者谁子?

散发奏丝桐。

注释:

  1. 幽馆夏之初:幽居的馆舍在夏天刚到的时候。幽馆,指幽静的小馆。夏之初,指初到夏天。
  2. 清林暑气中:清凉的树林里充满了夏天的热气。清林,形容林木茂盛、清新宜人。暑气,指炎热的天气气息。
  3. 开轩对流水,坐石待薰风:打开窗户面对着潺潺流水,坐在石头上等待着凉爽的春风。开轩,推开窗户。对流水,面对流动的水。坐石,坐在石头上。薰风,温暖的风,通常用来形容春天的微风,这里指凉爽的春风吹拂。
  4. 花落乌巾侧,鸟啼山几空:花瓣落下落在乌黑的头巾旁,鸟儿啼叫使山显得空旷。花落,花瓣飘落。乌巾,黑色的头巾,这里用作比喻,形容头发的颜色像乌黑的发带一样。几空,形容词化,形容空间被鸟儿啼叫声占据得所剩无几。
  5. 耕渔者谁子?:耕渔之人是谁的儿子?耕渔者,从事农耕和渔业的人。子,古代尊称“子”,这里指某人之子或者某位有名之士的孩子。
  6. 散发奏丝桐:披散着头发弹奏古琴。散发,指不束发,随意披散。奏,弹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首句“幽馆夏之初”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夏日小馆,给人一种安静而清新的感觉。第二句“清林暑气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夏日里的树木和空气,为接下来的景色描绘铺垫了背景。

第三句“开轩对流水,坐石待薰风”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站在窗前看着流水,想象着自己仿佛坐在石头上等待春风的到来。这里的“流水”和“坐石”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而第四句“花落乌巾侧,鸟啼山几空”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花瓣落下,鸟儿啼叫,使得原本宁静的山林变得空旷。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耕渔者谁子?散发奏丝桐”则转向了对人物的描写。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提问,询问那位耕渔者是谁的儿子,然后他放下束缚自己的头发,弹奏起古琴。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一种超脱和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