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岭上秋声悲,金峰寺前石径微。
乱山雨过晴岚滴,远树风来落叶飞。
稚子跨牛行野岸,诗人下马扣林扉。
白云片片东南去,故国鱼肥客未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理解与掌握。做此题时要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不可脱离文本作答。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同时要结合着重点句子的理解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从而得出答案。“稚子跨牛行野岸,诗人下马扣林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们骑在牛上沿着郊外的小路上行走,诗人下马叩问山林的门户。
【答案】
游金峰寺
杜宇岭上秋声悲,金峰寺前石径微。
乱山雨过晴岚滴,远树风来落叶飞。
稚子跨牛行野岸,诗人下马扣林扉。
白云片片东南去,故国鱼肥客未归。
赏析:
这是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诗人由西而东,一路走来,从杜宇岭到金峰寺,再经过野岸到树林,最后登上白云深处的高峰,一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诗人以动衬静,以景传情,把景物描写得细腻生动、栩栩如生。
首联写诗人在杜宇岭上看到的是一片秋声。杜宇岭上秋声悲,说明此时正值深秋时节,秋风萧瑟,天气寒冷,草木凋零,一派荒凉之景象。
颔联紧承首联而来,写诗人在金峰寺前所看到的山色和景色。金峰寺前石径微,说明寺前的路很窄,石阶也很陡峭。乱山雨过晴岚滴,表明雨后天晴,群山苍翠欲滴,云雾缭绕。远树风来落叶飞,则表现了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景象,树叶随风飘落,漫天飞舞。这些景象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颈联写诗人所见到的儿童放牧的场面。稚子跨牛行野岸,诗人下马叩林扉,写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这里的儿童放牧,不正是人间最美的一道风景吗?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全诗的高潮所在。白云片片东南去,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故乡的云彩就像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一样,不断向南飘去;故国鱼肥客未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依恋之情。故乡的鱼虾肥美,但是诗人没有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