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侵鬓见还惊,却向青山似有情。
客路风烟春事晚,邻窗灯火夜深明。
墙边桑柘家家雨,郭外松楸处处茔。
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主题思想,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等。本题要求考生赏析“再用明之韵”,注意从诗歌的内容、手法、情感三方面作答。
本诗首联写岁月不居,鬓毛渐白;颔联写青山似有情,而人却已惊,表现诗人对青春易老、壮志难酬的感伤;颈联写客路风烟,夜深灯火,桑柘雨中,松楸处处,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尾联抒发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的无奈和辛酸。
【答案】
(1)用明之韵(指用《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一句)
译文:白发已经侵染两鬓,看到自己已老还感到吃惊。青山仿佛对我有情,我却被它惊醒。客路茫茫,春景已晚,邻家窗户里的灯光映照着黑夜的黑暗。墙边桑柘树,每户人家都在下雨,城外松柏长满了坟墓。我自笑自己的行径太笨,枉费心思把满腹心事告诉君王。
(2)“二毛”指鬓发花白,“侵”是浸的意思。“惊”是惊讶之意。《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是说女子因男子在外而忧愁,所以说“惊”。
(3)青山“似有情”,是说青山仿佛对我有情,“却向青山似有情”意谓我被它惊醒,是说我对故乡山峦有深厚的感情。
(4)“客路风烟春事晚”,意思是客路茫茫,暮春时节,风烟迷漫,春景已晚。“春事晚”是说暮春时景。
(5)“邻窗灯火夜深明”,意思是邻居窗口的灯火映照出夜晚的亮光,说明夜已很深了,诗人仍在灯下苦吟。
(6)“墙边桑柘家家雨”,是说墙边桑树柘树,每到春天都会下雨。“家家雨”是说每家都下雨。
(7)“郭外松楸处处茔”,意思是城外松柏茂盛,到处都有坟墓。“郭外”,指城外。
(8)“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是说自笑自己行为太笨拙,只好白白地把满腹心事向君王倾诉。“行藏”即行事、处世。“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是说自己行为太拙,只能白白地把满腹心事向君王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