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章松下一茅庐,见说徵君旧隐居。
苔径不逢时贵马,花栏长揖故人车。
风清竹屋闻幽鸟,雨绿荷盆出稚鱼。
咫尺三山云水隔,不图学剑学兵书。
赋深隐
千章松下一茅庐,见说徵君旧隐居。苔径不逢时贵马,花栏长揖故人车。风清竹屋闻幽鸟,雨绿荷盆出稚鱼。咫尺三山云水隔,不图学剑学兵书。
注释:
- 千章松:形容茂密的树木,千章树指很多层叠的树。松,松木。
- 徵君:古代指征召的官员。这里是对徵君即隐士的尊称。
- 徵君旧隐:意思是徵公曾经隐居的地方。
- 苔径:苔藓生长的小路。
- 时贵马:指地位高贵的人。
- 花栏:花木环绕的栏杆。
- 三山:这里指的是杭州附近的天台山、雁荡山和普陀山。
- 云水隔:隔着云和水的距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诗。诗人在千棵大松树下找到了一处隐居之所,那里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诗人感叹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避风港,仿佛回到了徵君(徵士)的旧居。
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种种美好。诗人走在覆盖着青苔的小路上,没有遇到权贵之人;他在花园旁的长椅上与老朋友相揖作别,似乎在告别世俗的生活。风吹过竹林,传来鸟儿的鸣叫声,雨后荷叶上跳出了小鱼儿。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虽然他已经身处三座山峰之间,但仍然渴望学习剑法和兵书。这可能意味着他希望能够通过武艺来保护自己,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