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忠门乡,陈氏世树德。
伟哉锦山孙,少年擅眉白。
担簦良独远,种学亦已力。
岂无天人书,亦有治安策。
方期仕路亨,讵意风尘隔。
壮志竟沈沦,善类每嗟惜。
秋高雁行断,晓寒鸾影只。
堂上白鹤翁,哭子长戚戚。
佳城邈何许,日暮烟草碧。
遥望壶公云,题诗双泪滴。
【译文】
莆阳忠门乡,陈氏世代有德。
伟哉锦山孙,少年眉色如霜。
担簦远赴他乡,勤学种德。
岂无天人之书,亦有治安策。
方期仕路亨通,不料风尘阻隔。
壮志沉沦,善类嗟惜不已。
秋高雁行断绝,晓寒鸾影孤寂。
堂上白鹤翁,哭子声声哀戚。
佳城何处?日暮烟草青翠。
遥望壶公云,题诗两泪滴落。
【注释】
莆田:今属福建。忠门乡:莆田县忠门乡,在今莆田市涵江区境内。陈氏:指陈希亮(758—812),字子昂,莆田人。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中进士,历官太常博士、监察御史,因弹劾不避权贵而贬为永州司马,后官至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世树德:世代有德行。锦山:即锦屏山,今称仙游锦屏山。锦山孙:指陈希亮之孙陈从易,陈从易为陈希亮之孙,曾随父到过永州任司马,故称锦山孙。担簦(tān sēn):古时用竹筒盛物以代箱,形似伞,又称“笠”。担,持;簦,伞也。良独远:非常远地。担簦远:担簦远游,指外出做官。种学:从事教育工作。亦已:已经。天人:自然与人类,这里指天地。治安策:治国安民的计谋。方期:正在期望。仕路:做官的途径。亨:顺利通行,引申为仕途通达。讵意:怎料到,想不到。风尘隔:被战乱阻隔。沈沦:沉没,比喻事业受挫或失败。善类:好的同辈或朋友。嗟惜:惋惜。秋高:秋季,指秋天的天空。雁行:大雁飞行时的行列,形容队伍整齐划一。断:消失,指大雁南飞,秋天来临,雁群向南飞去,秋天来临了,雁群南飞。晓寒:早晨寒冷。鸾影:传说中凤凰所栖息的山名。只:孤独的样子。白鹤翁:指陈希亮的老仆白鹤翁。哭子长戚戚:指白鹤翁哭陈从易。长戚戚:长吁短叹,悲泣不止。佳城:好的地方,这里指家乡。邈(miǎo)何许:多么遥远啊。日暮:傍晚。烟草碧:指烟波浩渺,一片绿色,烟雾弥漫。壶公:道教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住在闽地的壶山之上。云:云雾。壶公云:指仙山云雾。双泪滴:指陈从易的两位亲人——父亲和妻子,在壶山之巅哭泣。
赏析:
此诗写陈希亮之孙陈从易为官遭逢不幸,忧愤成疾而死。诗中抒发了诗人对陈从易的哀悼之情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