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藤本同根,长大附高树。
树倒何所依,不离树根土。
刘家好姊妹,嫁作儒家妇。
儒生游不返,姊妹何所去。
忆昔嫁夫时,各期以偕老。
今日无所归,骨肉自相保。
一炉铸两镜,悬置东西窗。
窗前无主人,两镜复一双。
哀哉复贤哉,刘氏有二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潭州刘氏姊妹孀妇贞节》。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逐行释义,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和赏析。

第一行:“双藤本同根,长大附高树。”

  • 这两句描述了两位女性姐妹如同藤蔓一样生长在相同的根系上,然后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大树,并依附在一棵大树上。这象征着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

第二行:“树倒何所依,不离树根土。”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比喻,即使大树倒下,她们也不会失去彼此的依靠,就像她们始终都生活在树根土壤之中。这强调了她们之间坚不可摧的关系。

第三行:“刘家好姊妹,嫁作儒家妇。”

  • 这里的“刘家”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家族,而“好姊妹”则表示这对姐妹非常亲密无间。她们被嫁给了儒家家庭,成为家中的女眷。

第四行:“儒生游不返,姊妹何所去。”

  • “儒生”指的是读书人或学者,这里可能暗指她们丈夫的职业。她们的丈夫外出游学,不在家,这使得她们失去了依靠。

第五行:“忆昔嫁夫时,各期以偕老。”

  • 这是回忆她们当初结婚时的美好承诺,希望与对方共同度过一生。这种期待和憧憬反映了她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第六行:“今日无所归,骨肉自相保。”

  • 这句话表达了现实中的悲哀,她们现在没有固定的归宿和依靠,只能依赖家人的保护。这反映了现实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

第七行:“一炉铸两镜,悬置东西窗。”

  • 这两句描述了她们用铜铸成了两个镜子,悬挂在各自的窗户前。这象征着她们各自独立的生活状态,尽管彼此近在咫尺,却无法共享生活。

第八行:“窗前无主人,两镜复一双。”

  •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她们的孤独和无助,她们的镜子无人照看,显得更加冷清和寂寞。这描绘了一个充满悲伤的场景。

第九行:“哀哉复贤哉,刘氏有二孀。”

  • 最后这一句是对她们的赞美和感慨。虽然她们面临困境和不幸,但她们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强的精神,这是值得敬佩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描绘了两位女性姐妹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经历。诗中的“双藤”、“两镜”、“树倒”、“骨肉自相保”等词语,都富有象征意义,形象地表达了她们的处境和内心感受。诗中也透露出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她们坚强精神的赞赏,展现了白居易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