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此乐更有无,异乡到处同里闾。惟期母寿庄椿逾,有子愿效还哺乌,作诗纪实无浮誉。
儒者有姓萨氏子的人,家贫穷无田粮,于是以进士的身份进入官场,担任京口录事长,又到南台被任命掾吏,后来被御史台奏请为燕廉访架阁官。一年多后,迁任知闽海廉访使,又过了一年多,诏令他晋升河北廉访经历,都因为他奉养母亲而得以出行。以后到了元至元三年八月的望日晚上,船停泊在延平津上,那天晚上星河灿烂,天空没有一点云,月色像白天一样明亮。溪水潺潺,好像在演奏乐曲。四周山环绕,好像在拱手致敬、站立侍候左右,好像奔走执事的人;萨氏子和他的夫人备了酒肴,摆上盘馔来敬酒。接着像妹妹的丈夫那样进酒,像仆人、婢女那样斟酒。然后依次进酒,和而不亵,谨而怡怡,月光映照在杯中,酒波荡漾在溪水中,溪流的声音混杂着语声笑语。母亲叹息说:这是哪里的夜晚呢?不知道这是异乡,还是故乡。从前人说:游宦在外是最快乐的事,也是人享受的快乐,实在是天赐的快乐啊!萨氏子因此命令妻子重新洗手斟酒,用酒再拜,祝母亲长寿安康,并作歌一首: 人间此乐更有无?异乡到处同里闾。惟期母寿庄椿逾,有子愿效还哺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