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僧岁晚归何处,落日空山白雁声。
洗钵欲辞扬子水,买鱼多上豫章城。
云深庐阜青松老,风细鄱湖白浪生。
更展诸方图画看,高低远近互纵横。

【注释】:

  1. 送僧还江西 —— 送给和尚回到江西。
  2. 病僧岁晚归何处 —— 生病的和尚在深秋时节回到了哪里?
  3. 落日空山白雁声 —— 太阳落山后,空寂的山峰传来大雁的叫声。
  4. 洗钵欲辞扬子水 —— 准备洗净钵盂,离开扬州(扬子江)之滨。
  5. 买鱼多上豫章城 —— 去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买鱼。
  6. 云深庐阜青松老 —— 云雾缭绕的庐州、九华山上的青松显得更加苍劲。
  7. 风细鄱湖白浪生 —— 风吹过鄱阳湖,掀起白色的波浪。
  8. 更展诸方图画看,高低远近互纵横 —— 打开各地的风景画,欣赏它们高低错落、纵横交错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僧人时,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的图卷。
    首联“病僧岁晚归何处,落日空山白雁声”写病僧归乡的情景。诗人想象自己与病僧分别之后,他在深秋季节,一路跋涉,来到了何处?夕阳斜下,一片宁静,只有大雁在山谷中飞鸣。这一句是全篇的铺垫,为下面的内容做了伏笔。
    颔联“洗钵欲辞扬子水,买鱼多上豫章城”点出了诗人送行的地方,即扬子江边和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并交代了此行的目的。扬子江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流经江苏镇江至入海。豫章郡是古地名,在今江西南昌一带。
    颈联“云深庐阜青松老,风细鄱湖白浪生”描绘了皖南山区的景致。皖南地区多山,云雾笼罩的群山之中,青松挺拔苍劲;鄱阳湖波光粼粼,湖面宽阔,湖水清澈见底。这两句是诗人对皖南山区和鄱阳湖景色的具体描绘。
    尾联“更展诸方图画看,高低远近互纵横”则是诗人对这幅山水图卷的整体感受。诗人展开各地的风景画,观赏着山川河流、亭台楼阁,高低错落,纵横交错,宛如置身于仙境。
    这首诗通过对皖南山水的描绘,展现了江南风光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山水田园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