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
灯下冷风山鬼到,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烟合,深夜蛮乡客语低。
昔日持书乌府上,五花骢马凿霜蹄。
【注释】
飘零南北与东西:形容四处漂泊。倦鸟投林未许栖:鸟儿疲倦了,不愿意在树上栖息。灯下冷风山鬼到:点着灯的时候,冷风从山里吹到了,好像鬼来了。岭南春雨竹鸡啼:指南方的春天,竹鸡在叫。炎天海国瘴烟合:炎热的夏天,海岛上的瘴气弥漫在一起。深夜蛮乡客语低:在半夜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说话声音很低。持书乌府上:拿着书去给乌家做客。五花骢马凿霜蹄:骑着马,马蹄上冻了一层冰。
【译文】
我漂泊在南北东西间,疲倦的鸟都不愿意停留在树上。
灯下冷风吹来,好像山鬼来到了一样,南方的春天竹鸡在鸣叫。
炎夏海岛上的瘴气弥漫,黑夜里蛮族人说话声音低沉。
昔日拿书去拜访乌鸦,现在骑着五花骢马去凿霜蹄。
【赏析】
《和参政王继学海南初还韵》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飘零”起兴,首句写诗人四处漂泊之苦;次句写诗人不愿在树上栖息;三、四句写诗人夜行山中,听到山林中的猿鹤之声;五、六句写诗人在南方看到的景象;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南方生活的情景,并暗含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黄庭坚豪放不羁的诗歌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